《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简介
《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这本书是由魏佳著创作的,《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共有32章节
1
前折页
...
2
总序
◎许永 这是一套博士文库,是几个不安分的头脑在近十年中思考的印迹。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这些思考,看到了这些年发生在媒介、艺术、社会、文化中点点滴滴的新事物如何被捕...
3
目录
...
4
绪论
...
5
一、缘起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上的永久命题,恩格斯说:“世界万物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
6
二、研究的范畴
艺术的分类伴随着艺术起源开始,艺术出现早期,人们就能区别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国先秦时,《尚书·尧典》里就谈到了诗、乐、舞的区别。在西方,亚里士多德首先总结了...
7
三、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艺术与空间相关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传统空间理论研究、网络空间理论研究、传统艺术中的空间理论研究、媒介与技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数字化时代艺术的改变和呈现等相关...
8
四、研究意义
第一,界定了概念,梳理了相关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与空间相关的概念既多且杂,本书详细梳理了各空间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空间”“客观空间”“哲学空间...
9
五、研究框架
空间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命题,古今中外各个学科的学者都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来研究这一命题。艺术空间是艺术本身的关键维度,也许我们可以经常置身于艺术空间中,与艺术空...
10
第一章 艺术与“空间”
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是艺术的本体,是艺术最基本的存在形态。随着艺术形式的改变,其空间的呈现方式必然也随之改变。要理清艺术中的空间,先要从空间本义、客观空间以及哲学...
11
第一节 空间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最基本的形式,是艺术哲学中最为基础的范畴。 对人们来说,空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每个人都存在于空间中、利用空间、使用空间、创造空间、思考空...
12
第二节 客观空间
客观空间就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法国的数学家、天体力学家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在《科学与假设》中将物理空...
13
第三节 哲学空间
人类认识空间,是从哲学概念开始的。对空间的解释不应该专属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个学科,它应该涉及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天文学、艺术学、数学、工学等方方面面。真正把...
14
第四节 艺术空间
前文对于客观空间、哲学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那么客观空间、哲学空间和艺术空间三者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三者的关联,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用“床喻”做过深刻思...
15
第二章 传统视听艺术的空间呈现
视听艺术空间是多层次、多结构的空间,不是均质的空间(Homogeneous Space),不能用同一性质进行描述。传统视听艺术如前文中所说,包括舞台艺术、电影、...
16
第一节 传统视听艺术作品的呈现空间
传统视听艺术作品有不同的种类,舞台艺术是以戏剧、戏曲为主要代表的艺术种类,是以真实三维的舞台空间来呈现艺术作品,而影视艺术是通过二维的屏幕来呈现出一种空间的幻象...
17
第二节 与其他传统艺术呈现空间的对比考察
宗白华认为:“每一种艺术可以表现出一种空间感型,并且可以互相移易地表现它们的空间感型。”[44]以下对四种传统艺术类型——绘画、建筑、文学、音乐,就它们本身在艺...
18
第三章 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的重构模式
传统视听艺术在空间呈现上,有三维真实的物理空间,有二维屏幕的空间幻象,在具体的场景空间中还包含置景空间、人物空间和文化空间等。当进入数字时代,视听艺术本身发生了...
19
第一节 虚拟空间的多义呈现模式
“虚拟空间”是数字时代视听艺术空间构成的重要体现。这里的“虚拟空间”不同于以往所说的文学的超现实空间、音乐的想象空间,也不同于二维屏幕的空间幻象,虚拟空间在数字...
20
第二节 异质混合空间的并存模式
混合空间,又称混合现实,其存在有着历史渊源。宗白华说过,“虚和实的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56]。早期的混合空间是真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的混合...
21
第三节 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的关系
在传统混合现实空间中,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是差别迥然的,两个空间的连接需要有特殊的方法,一般人很难在两个空间中自由穿行。《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妇孺皆知,人...
22
第四章 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的影响
以网络、互动艺术等为代表的视听艺术的展示空间进一步改变了艺术空间展示的概念,空间可以变成一个存储概念,一个彻底虚拟化的概念。虚拟空间、虚拟内存、虚拟存储器、虚拟...
23
第一节 空间交互叙事——空间的拓展
广义的交互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狭义的交互是指与人有关的相互作用。交互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生态意义上的交互,围绕角色进行;二是...
24
第二节 空间想象幻觉——空间的延伸
“对于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真理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只有幻象才是神圣的。事实上,神圣性正依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
25
第三节 空间沉浸体验——空间的增强
沉浸最初与水有关,后来被世人引申到对于文字或者其他媒体的感受上,韩愈《进学解》中有一句话,“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72],这里韩愈将沉浸理解...
26
第五章 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的意义
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模式主要体现在虚拟空间的多义呈现以及异质混合空间的并存两个方面。而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也在空间交互叙事、空间想象幻觉以及空间沉浸体验中...
27
第一节 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的实践意义
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方式,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也同样需要实践来完成。而此时的实践方式与传统的实践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主体是实践...
28
第二节 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的美学意义
对视听艺术空间数字化重构的美学研究是继再现美学、表现美学之后的一种全新的美学理论,也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一种重构。 再现美学和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紧密联系。巴赞在《...
29
结语
本书从源到流,从古代到现代,从符号到数字,对于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空间始终是本书的核心,“空间的构造以及体...
30
参考文献
一、哲学与美学类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宗白华.美学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