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遗恨
2025年09月26日
战争遗恨
出于灭我中华文化、毁我民族工业的目的,在战争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闸北实行了极其野蛮的肆虐。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首先向闸北华界进犯,在地面入侵的同时,日军又配合飞机、舰艇对宝山路一带进行了重点的轰炸、炮击。
十九路军陵园。
十九路军面对日军的疯狂进犯,毫不畏惧,在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的回击,并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血泪悲歌。
无奈,十九路军势单力孤,终以战略转移结束抗击。日军也得以在闸北暴虐28天。103条里弄街坊,数万间房屋,竟致毁于一旦。
原本引以为傲的商务印书馆,多次被炸,东方图书馆也被烧毁。
“八一三”事变之后的闸北宝山路。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闸北再次成为灾难的前沿。
日军对闸北烧杀掳掠,大批闸北建筑物被毁,工商业精华消失,文化教育也被破坏殆尽,人民流离失所,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难之中。
当时,闸北大火三日,从上海市中心北望,白天浓烟滚滚,入夜火光冲天……
两次战争的摧残,闸北华界元气尽失,繁盛变成过往,穷苦成为现实,“棚户区”“赤膊区”也成了闸北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