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唱腔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拖音较长,旋律起伏较大,一般用在唱段引子、结尾部分,或者故事情节的转折之处,以及大段情节的高潮之中,行腔多采用[散板]板式演唱,有时还吸收借鉴许多兄弟曲种的音调,比如川剧、四川民歌里的劳动号子和山歌等,极大地丰富了金钱板的唱腔。比如由邹忠新老师创作的《宝贝大熊猫》(参见谱例3-7,谱例见后),这个唱段一开始就借鉴了船工号子的曲调,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调;再如曲目《畅游府南河》(参见谱例3-4,谱例见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