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硬件指标及功能

(五)手机的硬件指标及功能

1.显示屏

TN屏幕因可视角度小已基本淡出了当今的手机市场。

IPS屏幕为当今手机行业的主流,是现在手机的标配,可视角度足够大。

AMOLED是有机自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英文名称,以上两种屏幕在显示时屏幕不发光,靠的是屏幕背后持续发光的发光点阵发出光亮,背后的白光变成想要的颜色。三星采用该技术。

2.屏幕尺寸

屏幕尺寸越大,用户看起来就越容易,然而手机屏幕过大,就会携带不便。因此建议在购买手机之前,最好亲自看看真机的大小是否合适,避免出现类似于因为单纯喜欢大屏幕而造成手机无法放进手包或者衣袋中的尴尬。

3.5寸的苹果iphone4S小巧好拿,屏幕自然较小,看得不够真切,5.7寸的三星Note3就屏幕很大,但是不容易单手把握,所以究竟是要拿着方便还是要看得清楚,需要自己想明白。

3.屏幕分辨率

屏幕显示的画面是由一个个像素点组合而成。随着像素点越来越多,画面的显示也就越来越精细。

等到像素点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眼就无法分清一个个像素点,转而产生了完整连续画面的感觉,这就是屏幕显示画面的原理。在放大镜对准屏幕观察时,还是会发现一个个的像素点。

购买手机的时候,一般而言屏幕的分辨率越大越好。市面最上常见的数值为720p(大小为,称作HD,也即高清屏)、1080p(大小为,称作FHD,也即全高清屏)。

4.处理器芯片

在看手机广告的时候,最常听到的词汇就是“双核”“四核”甚至“八核”,以及“频率”“主频”这样的词汇。

处理芯片负责控制整个手机的运行,主要功能就是计算。所谓的处理器频率就是处理器每秒钟计算的次数,显然这个数字越高越好,代表着处理器计算能力更强。而核心数量,粗略地讲就是处理器可以同时计算不同任务的数量,也是越多越好,虽然这种说法不够严谨,但能比较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只声称多核高频率的处理器,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用搬砖来比喻,假定有一摞砖需要搬走,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可以理解成工作的人数,四核就表示有四个人同时干活,频率高低的区别就类似于十分钟搬五趟和十分钟搬二十趟的区别。所以处理器的核心数量越多频率越高,相当于干活的人数更多又更勤快,这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工作速度更快?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参数里没有提及劳动者的能力。如果一边是四个人搬两趟,但这四个人是四个孩子,每次只能拿一个,两趟才搬了八块;另一边只有一个成年人干活,又很磨蹭,四个小孩搬了两趟,他只走了一趟,可是这个人身强力壮,一次能拿十二块砖,结果反而是成年人完成工作的时间更短。

以上这些就是某些商家宣传时玩的文字游戏,只强调核心数量和频率高低,却不提及处理器实际的能力大小,从而将手机包装出更好的性能。鉴定处理器实际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多处理器的知识来完成,使得这样的宣传手段无法被简单识破。

推荐购买手机的一种策略,尽量买新推出的手机,而尽量不要考虑几年前的产品,另外一点,选择已经经过很多用户检验过的、口碑已经足够好的手机。比如亲朋好友用的手机不错,或者网上查到的销量高、评价好的手机,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用户实际使用中的检验,远比广告里的台词更有说服力。

购买手机之前建议咨询比较了解电子设备的亲朋好友,不过现在手机行业整体水准较高,大品牌的手机还是比较有保证。

5.内存

又称运存,也即运行内存,它是处理器进行计算时,程序里数据的运行空间,所以较小的内存会限制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因而可以简单粗暴地讲:内存越大越好。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内存越大,手机变卡的可能性就越小。目前国产主流手机的内存大小都在2G或2G以上,仅从实用性来讲1G其实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如果几百块钱买到1G内存的手机,节省下来的开支也是值得的。不过同等价位下能够找到很多采用了2G内存的优秀机型,推荐在可选的范围内尽量选择内存更大的机型。

6.存储空间

就是指手机存放数据的空间的大小,存储空间越大,可以存的东西就越多。常见的大小为16G、32G、64G,这三档基本就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也有超大的128G,不过为了获得这么庞大的空间需要额外支付很多钱并不值得;也还有8G、4G大小的空间,这些不建议选用,除非手机的日常使用场景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只运行少量的软件,否则如此小的存储空间很容易捉襟见肘。

现在国产手机的存储空间基本上从16G起步,应对常用应用场景已经足够了,但如果想要用手机玩大型游戏或者下载电影观看的话,还是建议选择一个存储空间大一些的,比如32G或者更多。

7.储存卡

储存空间都是手机里内置的,还有一些手机留有储存卡卡槽,可以插入外置的储存卡。这种卡称作Micro-SD卡,市面上有售。

8.双卡双待

顾名思义,双卡双待意味着一个手机里可以装两张电话卡,并且同时接收到两张手机卡的信号。也就是说,在一部手机上,可以选择用不同的号码打电话或者上网。在功能上相当于同时带两个手机,却省了一个手机的体积和重量,使用上也方便了许多。花一部手机的钱干两部手机的事,非常划算。

9.定制机

定制机是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或电信)和手机厂商合作,推出的特殊手机。通常,定制机只能使用特定的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而插了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的时候则不能正常使用,另外手机里也会安装很多和运营商有关的或者是和运营商有合作关系的公司的软件,同时定制机在外表上也会有相应的运营商标志。

比如,联通的定制机将限制用户只能使用联通的手机卡,而不能使用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比如移动和电信)。当然,带来这些不便的同时,相应的定制机的价格会便宜很多,这是网络运营商用优惠来吸引客户的手段。如果用户原本就打算在选择一家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之后一直使用而不更换,那为什么不选择功能一样又可以省下很多钱的定制机呢?

和双卡双待功能一样,定制机也是之前通话网络时代的产物。在手机没有进入大规模上网应用的前几年,中国的移动和联通两家网络运营商,都使用相同的通信制式,那时候同一部手机插移动和联通的卡都能正常使用,于是争取用户同时限制对方就成了运营商常用的一种手段,定制机也就应运而生。

然而在我国手机网络进入3G、4G的时代之后,因为网络运营商采用的网络技术的不同,同一部手机,可能本来就只支持其中一家运营商的网络(比如只能使用电信的电话卡),这样的现状,使得定制机慢慢地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作用。

10.全网通

就是既能支持移动的网络,又能支持联通、电信的网络的手机,手机用户不用费心力去考虑自己应该选择哪个运营商,也不用额外考虑更换网络运营商的同时更换手机的问题,这就是全网通手机的意义。

如果有更换网络运营商的需求或者认为自己将来存在这种可能,那么就可以选择全网通手机,反之,如果没有这种需求,那就没有必要选择全网通手机。因为,这项功能的优点,在价格上体现了出来,全网通的手机一般都比同一型号的单一网络的普通手机贵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