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米开朗基罗
03 超人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 年—1564 年
代表作:
《圣母怜子像》《大卫》《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集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身份于一身。
14 岁时,米开朗基罗开始跟随贝尔托尔多学习雕塑。因天赋异禀,加上刻苦努力,23 岁的他就创造出了闻名世界的作品《圣母怜子像》。

《圣母怜子像》
约 1498年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雕像中的圣母是一个典雅端庄的少女,她平静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耶稣。耶稣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静静地横躺在母亲怀里,右手无力地垂着,头向后仰着,表现出死亡的虚弱与无力。
这件作品的问世,使23岁的艺术家一炮而红。
完成这件作品之后,米开朗基罗回到故乡佛罗伦萨。1504 年,米开朗基罗创造了让他从此立身扬名的雕塑《大卫》。
大卫这一人物形象来源于《圣经》,是一位保家卫国的英雄。米开朗基罗用雕塑表现了大卫迎战前的状态——他举起左手,紧握肩上的“甩石带”,右手好似将要握拳,他的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的战场,显得无畏而肃穆。大卫整体的姿态和神情都充满了力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战士在上战场前的英勇坚定和顽强。

《大卫》
1501年—150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大卫身上的肌肉纹理和人体结构都是那么自然且合理,甚至将少年人特有的宽大骨节和大腿也雕刻了出来。由于这种对人体极端精细的雕刻,米开朗基罗也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艺术的楷模。
1505年,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所托,为西斯廷礼拜堂创作天顶画《创世纪》。西斯廷礼拜堂是教皇在梵蒂冈的宫殿,它的穹顶是一个高高的拱形,面积约536平方米,距离地面 2米高。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只要开始,米开朗基罗就会坚持到底。

创世纪
1508年—1512年
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
天顶画:一种绘于建筑物室内顶部(即天花板)的壁画艺术。
起初他请了一些画家帮忙,后来他对这些助手的工作并不满意,就把他们打发走了。于是,从构图到上色,全部的绘画工作都是由米开朗基罗一人完成的。
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工作,花了四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天顶画。《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一生的荣耀,但由于长期高仰脖子作画,他的身体遭受了永久性损伤。
他是一名雕塑家,却完成了史诗般的壁画。真正用行动证明了,上帝赋予我才华,我一定要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