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飘摇的艺术家

01 立场飘摇的艺术家

雅克-路易·大卫

Jacques-Louis David

1748 年—1825 年

代表作:

《马拉之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有一位名叫大卫的画家,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

大卫曾加入雅各宾派,并在激烈的党派斗争中两次入狱。1793 年,在雅各宾派核心领导人马拉遇刺身亡之后,他怀着悲愤之情创作了《马拉之死》,也因此被人们所熟知。

在《马拉之死》中,大卫如实地描绘了马拉在浴室被害的场景,画中马拉脸上没有任何死前的狰狞,只有安详的表情,手中还握着笔,仿佛他只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打了一个小盹。

大卫弱化了马拉被害场景的血腥气息,去除了多余的人物和动作,整幅画弥漫着一股悲凉的美感。

《马拉之死》

1793年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拿破仑一世夺取政权后,大卫成为其御用画师。大卫为拿破仑画了很多画,有拿破仑为自己举行加冕仪式的,还有拿破仑在马背上率领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形象。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描绘了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拿破仑加冕仪式。这幅画中有一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的服饰、姿态、表情都不相同,生动地表现了权贵们对于拿破仑加冕的不同态度。在这幅画中,大卫对复杂的环境、众多人物的光影效果和色彩层次的体现,是他以前的任何作品都没有的。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1805年—1807年
法国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最有趣的地方是大卫本人也出镜了,他将自己放在了二层的看台上,让自己也“现场”参与一次加冕大典。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一共有五幅油画,它们表现的都是拿破仑在发动马伦哥战役前越过圣伯纳隘道时的情景。画中拿破仑与他的战马处于画面中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中心点上,这种对角线式的构图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

在大卫的笔下,拿破仑被描绘成英勇、果敢、坚毅的统帅形象,他挥手勒马向上的雄姿充满画面,好像胜利就在眼前。

可以说,大卫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政治家。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1800年—1801年
法国马尔梅松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