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求光影的人
02 一生追求光影的人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 年—1926 年
代表作:
《日出·印象》、《干草堆》系列、 《池塘·睡莲》
提起莫奈,清透朦胧的色彩就会映入脑海。
布丹是第一个开始在户外写生的画家。
莫奈从小就喜欢绘画,布丹是他的启蒙老师。布丹经常带着莫奈一起去户外写生,并告诉莫奈:“画画时,往往会对物体有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个最初的印象非常重要,你要努力将它保留下来。”
在布丹的影响下,莫奈开始走出画室,沉迷于自然光线,并以快速绘画来记录转瞬即逝的美景。
1872 年,莫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日出·印象》。这幅画描绘了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长短不一的条形笔触描绘出红日倒映在水面上的波光,小船若隐若现,远处的烟囱、吊车等物象影影绰绰,法国港口日出那一刻的神奇景象就这样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幅画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模式,有一位批评家看了后,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印象派因此得名。

《日出·印象》
1872年
法国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
1883 年,莫奈搬到一个叫吉维尼的小镇,自此沉迷于创作“连作”(即画家在同一位置,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
他的第一组连作,就是下面的《干草堆》系列。这组“干草堆”连作,大概有三十多张,涵盖了不同季节、时间段与空气浊度下的光与色,每一幅都独一无二。

《干草堆》系列
1890年—1891年
莫奈的系列化作品中,规模最大的还是《睡莲》,有两百多幅。
下图这幅《池塘·睡莲》是《睡莲》系列中比较著名的一幅。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却将光线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十分丰富,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显得那么柔和与均衡。
莫奈为什么执着于画系列画呢?也许他是想通过连续描绘同一物象,从中捕捉自然光色瞬间的变幻吧。

《池塘·睡莲》
1907年
英国伦敦国家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