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画画的疯子
04 一个爱画画的疯子

文森特·威廉·凡·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 年—1890 年
代表作: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星月夜》
有的艺术家在生前并不为人所欣赏和理解,却在死后被人追捧。凡·高就是其中的典型。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1889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博物馆
也许凡·高本人也没有想到,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死后自己的画竟变得价值连城。
这位听起来有些悲惨的画家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凡·高一生为贫穷所困,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不得不依靠弟弟提奥的救济。他的弟弟不仅定期给他寄生活费,还出钱让他去巴黎学习画画。
1886 年,凡·高来到巴黎,开始学习印象主义。他看到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等人五彩缤纷的画后,受到极大的触动。他希望自己也能掌握印象派笔下的阳光和色彩。接下来的时间里,凡·高疯狂地画画,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色彩。
他有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叫《耳朵上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耳朵上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1889年
美国芝加哥艺术协会
这幅画里,他右耳包扎着绷带,嘴里衔着一根烟斗,头戴毛皮帽,身穿大衣。
凡·高为什么割下自己的耳朵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种解读是:凡·高和高更是好朋友,但他们的艺术观点不同,因此常常吵架。高更试图离开,凡·高因此精神受到打击,曾持刀威胁高更,高更仓皇而逃,凡·高最后自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孤独、贫困的凡·高受精神病折磨,几次入院疗养。《星月夜》就是他在法国圣雷米疗养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夜晚的天空美丽而变幻多端,大星星、小星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旋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着,让人们仿佛看见时光的流逝。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团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星空下,沉睡的村庄那么宁静、祥和。淡蓝的色调,流畅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时空感。

《星月夜》
1889年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面对这幅旷世之作,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解读。虽然谁也无法知道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但他大胆地表现内心世界的尝试,对绘画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无比的执着,给了后人以无尽的启迪。
凡·高的病情时好时坏,最终精神崩溃,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