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辅导 奉献爱心
刘英俊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把培养教育儿童,视为自己光荣的义务。他挤出大量的业余时间,来做校外辅导员这份工作。他还把自己的津贴攒起来,给小朋友买爱国主义教育课外读物。
探究分享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刘英俊生前一直关心的群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对此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吧。
相关链接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战略谋划,作出全面部署。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自主阅读
信仰之花,曾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绚烂绽放;信仰之力,曾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充分展现;信仰之光,更需要在强国强军之路上持续闪耀。让我们接过前辈的信仰火炬,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烛照奋进之路,在青春中国书写新的信仰传奇。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夏明翰、方志敏等共产党人能够视死如归?在共产党人心里,“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以舍弃的,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哲人有言:“只有献身于那些超越自身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革命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为信仰而“超越了自身的存在”: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倒下;战争时期,平均每天就有370多人牺牲。真可谓,信仰丰碑,生命铸就;信仰之花,鲜血浇灌。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100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用信仰伟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也反复印证着歌德的那句名言——“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
弄潮儿向涛头立,让我们接过前辈的信仰火炬,对信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烛照奋进之路,在青春中国书写新的信仰传奇。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