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草
(别名:白马鞭、蓼子七、毛蓼)
咯血
痢疾
【识别】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走。茎直立,节膨大。单叶互生,托叶鞘筒状,叶片椭圆形,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长糙伏毛。穗状花序细长,稀疏着生小花,花被4深裂,红色,宿存,雄蕊5,花柱2,果时硬化,顶端钩状。花、果期7~10月。
【生境】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处。
【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等地。
【药用】全草或根茎:辛、苦,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
【选方】①咯血:本品30克,煎服。②痢疾,腹泻:本品及龙芽草各30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