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蒙古黄芪

药典蒙古黄芪

(别名:黄耆)

自汗

消渴

【识别】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而粗壮,灰白色。茎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披针形,小叶12~18对,两面密生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较多,排列疏松,花萼筒外被白色或黑色柔毛,内面无毛,萼齿远较萼筒短,花冠蝶形,淡黄色。荚果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上。

【分布】分布于黑龙江、新疆、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药用】根(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选方】①自汗:防风30克, 本品(蜜炙)、白术各60克,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②消渴:本品、茯神、栝楼、甘草(炙)、麦门冬各9克,生地黄15克,煎服。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