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膜荚黄芪
(别名:黄耆)
自汗
消渴
【识别】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而粗壮,灰白色。茎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披针形,小叶6~13对,小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较多,排列疏松,花萼筒外被白色或黑色柔毛,内面无毛,萼齿远较萼筒短,花冠蝶形,淡黄色或黄色,翼瓣较旗瓣稍短,与龙骨瓣近等长,雄蕊二体,子房被细柔毛,花柱无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果柄超出萼外。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也见于河边砂质地或平地草原。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北部和山东等地,多栽培。
【药用】根入药。功效同“蒙古黄芪”项下。
【选方】见“蒙古黄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