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甘草

刺果甘草

(别名:狗甘草)

乳少

百日咳

【识别】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基部木质化,有纵棱,全体被鳞片状黄色腺体,几无毛。奇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叶柄无毛,密生腺点,小叶5~13,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鳞片状腺体。总状花序腋生,花紧密,集成球状,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花冠蝶形,淡紫色。果序呈椭圆形,荚果卵圆形,幼果黄绿色,成熟时呈褐色,密生硬刺。种子2颗,黑色,圆肾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生于田边、河边、路边草丛及灌丛中。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南至秦岭淮河一线。

【药用】根:甘、辛,温;杀虫止痒,镇咳。果实、果序:甘、辛,微温;催乳。

【选方】①乳少:本品果序7个(鲜或干皆可),皂角刺9克,煎服。②百日咳:本品根15克,煎服。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