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鸦胆子
(别名:苦榛子、鸭胆子)
热性痢疾
疟疾
【识别】灌木或小乔木,无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齿,两面被柔毛。花单性,圆锥花序。核果长卵形,无宿萼,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花期夏季,果期8~10月。
【生境】生于海拔950~1000米的旷野、山麓灌丛、疏林中。
【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南部等地。
【药用】果实(鸦胆子):苦,寒,小毒;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用量0.5~2克,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叶、根: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选方】①热性痢疾,大小便因热出血:本品种仁,每次服25粒,最多至50粒,糖水送服。②疟疾:本品种仁10粒,放入龙眼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3日后减半量,连服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