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汉译佛典》简介
《怎样读汉译佛典》这本书是由金克木创作的,《怎样读汉译佛典》共有29章节
1
前折页
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曾用笔名辛竹、维谷、演慧、安琪等。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1930年赴北平求学,1933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
2
目录
...
3
出版说明
金克木先生在印度文化和佛学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不仅在大学教授印度哲学史、梵语文学史、中外文化交流等课程,而且长期致力于将印度哲学与文学、佛教文化与典籍进行深...
4
辑一
...
5
印度哲学思想史设想
一、解题:“哲学”是出于欧洲的一个词,在中国和印度都是新词。我们用的大概是出于日本的汉字译名,而在印度除直接用欧洲语原词以外,一般用的印度词是古语的“见”(da...
6
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
远在人类提出哲学问题并试作解答以前,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在语言中初步反映出来了。大概最早只是描述,后来才形成抽象概念。如果把词作为传达这种认识信息的基本符...
7
《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
《蛙氏奥义书》(Māṇḍūkyopaniṣad)在古代印度早期奥义书中不是最古的,篇幅也很短,却是很重要的,值得作一次专题分析。 奥义书的梵语原文是upaniṣ...
8
附:蛙氏奥义书
(一)唵,此字即此一切,其释: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皆仅唵字。别非三世者,亦皆仅是唵字。 (二)一切皆此梵,此我即是梵,此我有四足。 (三)醒位即外慧,七支,十...
9
宗教信仰
宗教作为文化现象可以分为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文化多指其实践方面,但若只从文化思想考察,则是以理论为主而兼顾实践;其实也可以说是从实践联系理论而寻找其思想核心。至于...
10
试论近代英印冲突的政治文化意义
近代(一六〇一年—一七五七年—一八五七年—一九四七年)英国对印度次大陆的殖民主义侵略引起英印冲突,历时三百多年。从政治文化角度考察,这场历史冲突有些什么意义? ...
11
略论甘地在南非早期政治思想
甘地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一个特殊人物。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这个历史地位是无人否认的;但是对于他的描述和评价却很有分歧。甚至在马克思主义者中间...
12
略论甘地之死
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在德里被刺身死。这时离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英国殖民政府移交政权而印度得到独立以后不到半年。甘地为印度独立战斗一生,...
13
辑二
...
14
古代印度传来的佛教文献(原名:三谈比较文化)
我国有一大笔文化遗产现在还没有整理,这就是那些从古代印度传来的佛教文献。大略可以说有下列几项,都不包括中国人自己的著作: 一、汉语译的佛教文献,即《大藏经》中的...
15
关于汉译佛教文献的编目、分类和解题
汉译佛教文献不但是我国的一份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印度文化资料;若作为人类古代文化留下来的一种信息,那就更有世界性的意义。尽管尚有藏文的大量译本,有印度的原本(除巴...
16
从鉴真东渡传梵本谈起
鉴真和尚现在是中日友好中的著名古人了。我想从有关他的一件事谈起,谈一些与他无关的话;并不是想凑热闹或押冷门,只是读书有感提供参考。 九十九年以前,即一八八一年,...
17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大约三十多年前,我住在印度的佛教圣地鹿野苑的招待香客的“法舍”里。那地方是乡下,有两座佛教庙宇,一座耆那教庙宇,一所博物馆,一处古塔的遗址和一段有阿育王铭刻的石...
18
怎样读汉译佛典——略介鸠摩罗什兼谈文体
中国佛教典籍的丰富在全世界当可算第一。我曾就其中的汉译文献部分写过两篇文章略作说明。[1]但汉译佛典数量庞大,一般人不知从何读起。读书先要定目的。若从文化发展着...
19
再阅《楞伽》
印度佛典,真是久违了。想当年在印度鹿野苑一间小书库里匆忙翻阅堆在屋角积满灰尘的《碛砂藏》《频伽藏》(中国佛教徒所赠),整整五十年了。现在想起来是由于有青年来对我...
20
三自性论 世亲菩萨造
所执与依他, 复有圆成实, 是三自性深, 智者所应知。(一) 显者为依他, 如显乃所执, 依藉缘转故, 唯造执有故。(二) 此显者〔之〕如显, 一切时无有, 应...
21
《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心经》
听说近来青年热心读哲学书,尤其是现代欧洲的一些难懂的哲学书。与此相适应,不仅商务继续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三联新出版大规模的现代西方哲学著作,其他出版社也重视这...
22
《心经》现代一解
《心经》无疑是佛教经典中最广泛流传的一部,也在最难懂的古书之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出家人和在家人,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阅读、背诵、解说过这...
23
古书断句
古书不易断句和分段,再要加上新式标点(这来源于欧洲语言语法),那就更难。试举一例。 《心经》的玄奘译本只有两百几十字,曾流传极广。过去无论僧俗都很熟悉。现在也许...
24
是“上”?是“下”?
偶然翻开《楞伽经》(刘宋译,《藏要》本),一开头就是“百八问”,随后是“百八句”,真有意思。其中有“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校者吕澂注:“(梵、唐)二本俱缺上...
25
佛“统”
稍阅佛经的人都知道,佛没有指定传法继承人,只有“授记”,即预言某人将来成佛。佛教初来中国盛行时正值天下分裂。南朝虽作各种文献总结,佛教也还没有确立以“统”相传,...
26
明太祖白话诏书
《明太祖集》二十卷已由黄山书社出版。此书原为《御制文集》五卷,有洪武七年刘基、宋濂后序,明初编刻不传。今本据万历刻本参照嘉靖二十卷本及明初三十卷本点校。书中诗文...
27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
传统是什么?我想指的是从古时一代又一代传到现代的文化之统。这个“统”有种种形式改变,但骨子里还是传下来的“统”,而且不是属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文化与自然界容易分别...
28
附录
...
29
如是我闻——访金克木教授
在北京大学校园里记者见到了八十二岁满头白发的金克木教授。他一听说我是为《群言》写“专家学者访谈录”,便连连摇头摆手不肯接受,说:“我不是专家学者,无可奉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