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简介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这本书是由江晓原创作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共有90章节
1
前折页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
2
目录
...
3
新版自序
江晓原 本书初版于2015年,在腰封上特别用红色字体印了一段话: 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有抱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有抱负的...
4
导言 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
...
5
与电影结缘
大约2003年春夏之交,正值“非典”肆虐之际,我在一个特别恰当的时机,开始染上一种新的毛病——看DVD影碟。 观影的风气,此前早已形成。资格最老的一批人从搜寻录...
6
为什么迷上科幻电影
那时我还只是一个非常菜鸟的影迷——算不算得上影迷还不一定呢,有什么资本来写电影专栏?我也考虑过谢绝这项邀请,但是尝试一种新玩意儿所能带来的愉悦又在引诱着我。 另...
7
科幻电影的独特价值:反思科学
随着我对科幻电影的日益亲近,我才逐渐发现了科幻电影真正独特的价值所在。 这个价值,一言以蔽之就是: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的语境,由此呈现或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
8
科幻、幻想、好莱坞电影、漫画
本书所言之“科幻电影”,其实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幻想电影”,范围较国内通常所说的“科幻电影”要更宽泛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通常不将“科幻”单独划成一类,而...
9
我的选择标准
我对科幻电影,通常抱着两个期望: 希望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语境,提供或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 希望影片可以拓展我们的想象力——哪怕仅在视觉上形成冲击也好。...
10
关于本书的若干说明
收入本书中的所有评论文章,都曾经在纸质报刊上发表过,主要是《中华读书报》、《新发现》杂志、《南方周末》、《读书》杂志、《文汇报》等。但收入本书时,所有文章都经过...
11
第一章 外星文明:探索、恐惧与不可能的信任
...
12
反人类反科学的《阿凡达》——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是我非常喜欢的问题。这原是科幻剧集《星际战舰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2003—2012)中人类逃亡舰队的...
13
未来史诗:星际战舰卡拉狄加
我对于电视剧集一向有严重偏见,因为剧集中通常总是要大量注水,旁生枝节,我甚至认为“最好的剧集也不如最烂的电影”——这话当然言过其实而且过于绝对,但我就是舍不得放...
14
SETI:有多少外星文明可以接触?——影片《接触》之前世今生
关于地球人类与外星人之间交往的幻想,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早在1898年,威尔斯(H. G. Wells)就创作了小说《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
15
火星人留守几亿年?——电影《火星任务》背后
一张巨大无比的人脸,神态肃穆,相貌清奇,以类似浮雕的形式浮现在火星荒凉的大地上。突然,人脸上裂开了一条整齐的缝,里面射出强光,阴差阳错降落到火星上的人类宇航员们...
16
令人失望的《世界大战》
以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为号召的科幻影片《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2005,正确的译法应该以《星际战争》为好——这里“世界”是...
17
《星球大战》:一座没有思想的里程碑
我在《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2005)上耗费的时间,已经超过30小时——六部电影外加一部动画片,每部影片片长都超过两小时,几年来我已经全部看...
18
美国人的世界秩序:重温《地球停转之日》
这是一部1951年出品的科幻电影,可以算非常老的了,还是黑白片。老片盈千累万,修复的成本也不菲,通常只有那些被电影公司视为经典的影片,才能得到修复的待遇。这部《...
19
《异形》:女英雄教人类不要骄傲自满
未来岁月的某一天,一艘大型星际飞船正在返回地球的航程中,飞船上的电脑由于收到奇怪的求救信号,改变了航线飞往一个陌生的星球,七位处于休眠中的宇航员也被唤醒了。当副...
20
索拉利斯星的隐喻
老实说,这是两部看不明白的电影。然而,它们又是那么迷人,所以我决定写一篇或许也看不明白的文章。读者要是读了此文不得要领,那就去找波兰小说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21
UFO谈资指南
UFO已经被人们谈论半个多世纪了,照理说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然而奇怪的是,一直有许多人对它乐此不疲,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这样的人,媒体也不停地做着各种关于U...
22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law Lem)初版于1971年的《完美的真空》(A Perfect Vacuum),曾在国内最好的书店之一被尽职的营业...
23
第二章 时空旅行与平行宇宙
...
24
在虫洞中回到中世纪——《时间线》中的爱情故事和物理学
“虫洞”(wormhole)作为一个天体物理学中的术语,原是出于比喻。在英语中,蚯蚓、蛔虫之类的蠕虫,被称为“worm”,而虫子蛀出来的弯弯曲曲的洞——有点像中...
25
当李连杰遇到量子世界——《救世主》背后的量子力学与密教
好莱坞的科幻影片,其宗旨不是“科普”而是娱乐,这是谈论任何科幻影片之前必须明确的。要娱乐就要讲票房,“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事都是经常发生的。 这部20...
26
从《灵幻夹克》到《定婚店》——关于时空旅行与预知未来之间的过渡
《灵幻夹克》(The Jacket,2005),一部构思奇特的电影。它甚至算不上科幻,只是一个奇幻而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它确实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再次涉及时空旅行...
27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从《蝴蝶效应》到《疾走罗拉》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好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 ——麦卡·格鲁勃(J. M. Gruber...
28
从《疾走罗拉》上溯到《机遇之歌》
最初是田松博士向我推荐影片《疾走罗拉》(Run,Lola Run,1998,又译《罗拉快跑》)的,他对这部影片击节叹赏,我就去找来看了。 德国导演提克威(Tom...
29
回到未来:有多少历史可以重来?
常识告诉我们,历史是无法“重新来过”的,这一点曾经让多少历史学家扼腕浩叹,更让多少文学家痛心疾首!历史学家多半要讲理性,知道不能起古人于地下;文学家却是多愁善感...
30
假如安重根未能击毙伊藤博文
1909年10月26日,原日本首相、当时朝鲜——已经沦为日本的“保护国”——的实际统治者伊藤博文,抵达中国哈尔滨车站时(此行原是去进行对俄谈判的),被朝鲜爱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