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这本书是由.竺可桢著创作的,《大自然的语言》共有68章节
1
总 序
叶永烈 放在你面前的这套“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是从众多科普读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科普经典。 少年强,则中国强。科学兴,则中国兴。广大青少年...
2
目录
目 录 总 序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一、大自然的语言 二、四个因素 三、在各国的发展 四、作用很大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阳历与阴历 论新月令 一、引言 二、...
3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
4
一、大自然的语言
每年春节过后,大地就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木次第开花。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大自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
5
二、四个因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首先就是纬度(南北的差异),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就越迟,候鸟来得也越晚。值得指出...
6
三、在各国的发展
西洋的物候知识起源也很早,二千多年以前,雅典人就已经试制包括一年中物候推移的农历。到了罗马恺撒时代,还颁发了物候历以供应用。欧洲有组织地观测和研究物候,实际上始...
7
四、作用很大
物候学的研究是否只是为了选择播种日期和预报农时呢?不,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农作物的区划是推广栽培作物、合理配置作物的先决条件。例如稻麦两熟区的推广界限问题,需...
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如晋僧法显、唐僧玄奘,统把沙漠说得十分可怕,人们对它也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
9
阳历与阴历
“阳历与阴历”这题目实在可说已是老生常谈。我今天所以要提出这个题目来讲的原因,是因为一般人仍有许多错误的观念。第一,有的人以为阳历来自外国,这是不对的。我们从甲...
10
论新月令
...
11
一、引言
岁有四序,所以推寒暑之变,占往而知来,俾未雨而绸缪。《礼》有《月令》,所以纪农事之宜,定耕获之常轨,得有条而不紊。善辨物性,利顺天时,可以不失操作。特月令有时地...
12
二、中国之节气
四季之递嬗,中国知之极早。二至二分已见于《尚书·尧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降及战国秦汉之间,遂有二十四节气之名目。所谓二十四节气者,即立春、雨...
13
三、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令气候详于《夏小正》《吕览》《礼记》及《淮南子》。诸书虽互有出入,唯均以月为主,如孟春之蛰虫始振,仲春之桃始华是也。《逸周书·时训解》始以五日为一候,分年为七...
14
四、近世物候学之发达
草木之荣落,候鸟之往返,由气候之寒燠而得物类之感应,中国旧称谓之“物候”,论此物候之称名,至为确当。但物类受天时之感应,不特因地势之高下,纬度之南北而异,即山阳...
15
五、物候观测之标准
物候之观测自亦应有准绳,俾得循序以求。林内定植物观测之标准凡四:(一)叶初舒;(二)华初开;(三)果初熟;(四)叶都红(指一半以上)。据其所定,迄今犹无大变。据...
16
六、动植物选择之标准
观测物候所选之动植物,须择传布广远,而同种异类鲜少者为宜,使全国或全球皆可观察同一物类,而不致李代桃僵,鲁鱼亥豕。据贺芬曼物候观测之植物,其品种之选择,须具下列...
17
七、物候学定律
凡花木向阳而茂,背阳而衰,凡禽鸟暖而出,寒而伏,物候与气候之间,其相关切,可以不言而喻。唯其中以温度之关系最大,以温度积之高低,可以定一年中植物发育之程序。白郎...
18
说 云
云是极普遍而日常所习见之物,其载见于古史经集者,如《诗经·小雅》云“天上彤云”,《易经》云“云从龙”等等。其后望气者流,恃为占卜国家休咎兵事胜负之具,即史书所述...
19
一、云之组织及成因
云为无数至微之水点集合而成,唯世之能足登峻巅,身驾飞机,入腾云中,以实探云之真形者至希。雾,经见者也,雾与云名异而实同,悬于空际为云,逼近地面,即为雾也。其成因...
20
二、云之类别、高度及厚薄
我国昔日未尝有云之分类,至若“越云如龙”“蜀云如菌”等语,不足确定云类者也。泰西之最初分定云类者,始于十九世纪初叶,英国人卢克·霍华德划云类为四。今之在国际间所...
21
三、云与雨之关系
云之于雨,其分别在于水点之大小,所以一则浮游空际,一则降落地面耳。云既为水点所集成,其能成雨,固无足奇者。唯物体之居于空中也,较空气重者必下坠,水之重于空气者达...
22
四、云之美
我国于云之科学探究,往昔诚感缺如,至若云之美观,固已得明切之认识者久矣。溯自《竹书纪年》之《庆云歌》:“庆云烂兮,糺缦缦兮”,以迨晋唐宋明诸代之讴颂,近之若谭组...
23
天气和人生
天气这个题目,是人人日常所谈到的。在人们相见的时候,开始就道寒暄,寒暄就是温度的冷暖;讲叙说话,叫作谈天,谈天就是谈谈天气;作诗的人离不掉风月。如陆放翁诗里面每...
24
衣
衣服的功用,就是可以使人们去抵抗那不适宜的天气。因为人类的体温是要能够维持在一定平面上的——平均在九十八点六华氏度或三十七摄氏度,若是温度太高或太低对于身体统是...
25
食
五谷、牲畜的分布,都是随着气候而定的,所以人们吃的东西,不能不靠天气,南方人食米,北方人食麦,这是个很明白的例子。而且在温度高的热天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滋养料,尤...
26
住
营造居室,也是人类生活上防御抵抗天气的一种方法。在英国人起初到美洲去殖民的时候,因为北美洲东方天气的恶劣,失败过好几次。第一次成功,在一六二〇年有一百零二个英国...
27
行
我国南人行船,北人骑马,南方多运河,北方到处康庄大道,这无非因为南方多雨,北方干燥的缘故。在普通送别的时候,我们总是祝望着旅行的人能“一路顺风”,单就长江上下游...
28
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
...
29
一、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和人生关系之密切,从衣食住各方面统可以看出来。先说衣吧。 俗语有句话,叫“急脱急着,胜如服药”,这就表示我们穿衣裳之厚薄多少,须随天气而定,所谓夏葛冬裘,依...
30
二、气候与文化
世界最古的文化差不多统起源于干燥地带之大河流域,如尼罗河之有埃及,幼发拉底河之有巴比伦,渭河流域之有周、秦,是最好的例子。寒带和热带从未产生过伟大独立的文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