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泄漏

◎原油泄漏

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在污染海洋,例如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后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另外,石油污染会破坏滨海风景区和滨海浴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比较著名的原油泄漏事件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2010年4月24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后,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这口油井位于海面下1525米处。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管开始漏油,漏油量为每天5000桶左右。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英国石油公司先前尝试用水下机器人启动堵漏闸门,未能成功。工程人员考虑打一口减压井,以遏制原油泄漏,预计耗资上亿美元,工期长达数月;工程人员还考虑建造一个罩式装置,把浮油罩起来,而后用泵把浮油抽上轮船。此次漏油事故超过了1989年阿拉斯加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油轮的泄漏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img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

img

▲受原油泄漏污染的南极企鹅

img

科普小课堂——保护海洋环境与生态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大致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区等。

国际与国内有许多保护海洋的组织和协会,志愿者们为了海洋环境的美好,一直在努力开展海洋知识科普宣传和在海边沙滩上进行垃圾清理活动。

◎世界海洋日

2008年,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确定将每年的6月8日设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认真管理海洋资源。

img

▲海洋守护者协会图标

2009年联合国将首个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Our oceans,Our duty)。2017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Our oceans,Our future)”。

创建海洋保护国际组织,组成全球海洋保护大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相信海洋赋予人类的同时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海洋。

海洋守护者协会是由保罗·沃森(Paul Watso)创办的一个专门保护鲸鱼、鲨鱼、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的组织。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指联合国曾召开的三次海洋法会议,以及1982年第三次会议所决议的海洋法公约(LOSC)。在中文语境中,“海洋法公约”一般是指1982年的决议条文。此公约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等重要概念作了界定,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img

▲蓝丝带海洋保护图标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于2007年6月1日在海南三亚注册成立,是以海洋保护为主旨的中国民间公益社会团体,致力于海洋保护宣传教育、海洋垃圾清理、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建设中国民间海洋保护网络等工作,促进中国海洋保护事业发展。

海洋保护要从个人到团体再到国家共同努力,要时刻谨记,时刻做起。因此,保护海洋人类需要做到:

第一,治理河流,不允许被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进大海。

第二,海上钻井平台、海洋船舶、海岸工程、跨海大桥等均不得污染海洋。

第三,强化内陆的水土保持,不让过多的泥沙淤积入海口。

第四,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破坏生态平衡。

第五,海边旅游不乱扔乱弃,保持卫生干净。

第六,树立正确的基本概念,对任何自然资源都一样,不利用就是最好的利用。

第七,建立并宣传“永续利用(可持续利用)”的观念。

img

▲海洋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