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

一、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

党项,本来是西部羌族的一个部落,又叫党项羌。 党项通常是汉人的叫法。 唐王朝时期北方其他民族对党项则有不同叫法,像突厥等族叫它“唐古特”,吐蕃(藏族)人则叫它“弥药”。 而根据党项建国后创制的西夏文字文献记载,“弥药”又是党项人的自称。

党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本来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后来逐步向周围扩展,于是在6 世纪末期到7世纪初叶,先后成为隋、唐王朝保护国。 7 世纪中叶以后,唐王朝积极支持党项向西北迁徙,分散于广大的西北地区。 从唐末到五代再到北宋初期,一直受到中原王朝封赏的党项拓跋氏在夏州(今甘肃)的势力不断膨胀,到十一世纪初期北宋建立后,宣布脱离宋王朝的羁縻统治,建立了独立政权——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从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帝国灭亡,历经190 年,先后同北宋帝国、辽帝国;南宋帝国、金帝国鼎足并立,称雄一方。 元代叫西夏或党项人为唐兀氏,属于四个阶层中第二个阶层——色目人,上层人物受到元帝国的重用。 西夏亡国后,一些党项人回到了西南的故乡;更多的党项人则是在西夏本土继续生活,或者迁移到各地同汉族和其他民族渐渐融合。 经过元、明两代,党项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