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战中的五代十国
2025年09月26日
混战中的五代十国
繁华散去,迎来的是铁蹄过后的萧条。大唐帝国的崩溃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在混战中的将领还没有发现整个社会的悄然变化。
唐代灭亡以后,在中原地区曾相继建立起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封建政权,合称为“五代”。 而东南、南方、西南以及代北之地,则也相继建立起了10个较小的割据势力政权,即吴、荆南(南开)、后蜀、前蜀、闽、南汉、吴越、楚、南唐和北汉,合称为“十国”。 前后两者合起来被称作“五代十国”。 “五代”统治的时间是从907年到960 年共53年。 仅仅只有后梁在一个很短暂时期和后唐定都在洛阳外,后梁的其余大部分时期都跟后晋、后汉和后周三代一样均定都开封。 在五代为期的53 年里,一共有14 个君主、八大姓氏称帝,5个朝代都在华北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其中数后梁的疆土最小,后唐的疆土最大。 “十国”中除北汉在今山西境内建国外,其余吴、荆南(南开)、后蜀、前蜀、闽、南汉、吴越、楚和南唐九国都在南方。 “十国”与“五代”并存,但各国的寿命也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势力形成于唐朝灭亡之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被北宋灭掉。 其中疆土面积最小的是南平,疆域最广的是南唐。
跟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相比,“五代”和“十国”的分裂与其大不同,“五代”不是同时而是先后陆续建立起来的5个朝代,“五代”的交替促使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南方各国虽然各自为政,但都尊崇“五代”为正统,甘愿称臣,并向其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