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组织体系的衰落与重塑

第一节 传统组织体系的衰落与重塑

从2014年至今,随着田野调查的不断深入,笔者对三德范的村落文化和文化哲学意义上的“乡土性格”,在认识、判断上出现过一个转折的过程。笔者最先接触到的是几位年轻的村干部,他们与身边熟悉的同龄人有很大差别。一方面,他们是国家意志在基层落地的执行者和村落自身形象的代言人,他们对访谈内容十分敏感,对任何可能影响村落形象的话题都避而不谈。另一方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他们又无不对自己村落,乃至所属家族有一种悠久的历史感和荣誉感,只要不涉及敏感话题,他们又多能讲出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地方性知识。

只要你能打开话匣子,那些步入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讲起村落故事来就更是如数家珍。因此,无论是村干部还是老百姓,无论是年老者还是年少者,笔者又时常感到某种“宏大的叙事法则”在强烈地左右着他们,并使他们积极地将国家政治、乡村往事和个体记忆放在一起品评,并每每在追古抚今时发出许多带有时代洞察力的观点。从个人到集体,到各种可能存在的礼俗制度和社会组织,三德范村就是在这种看似印象派或意识流,充满了大量重复性和“想象的真实”的言语、行动,以及不同群体的集体记忆中迎来送往,经历了一次次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