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1.1 项目背景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益气活血等功效,有“参中之王”“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又名“田七、滇三七、参三七、血参、田三七”等。放眼全国,从产业规模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品种达356件,拥有国药准字批号3626件,产品几乎囊括了目前医药工业中的所有剂型,涉及三七产品的医药工业企业达1350多户,覆盖全国29件省市、自治区,以三七为原料中成药品种主要有血塞通系列、云南白药系列、复方丹参系列、片仔癀系列等大品种,成就了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天士力、广西梧州制药、珍宝岛药业等一批大型制药企业。从研究基础看,据初步统计,涉及三七科研的机构4500余家,科研人员6000余人,已发表的三七科学研究文献13000余篇,三七相关专利21000余件。三七是我国产业基础最好、产业规模大、基础研究最透彻的中药第一大品种。

三七作为我国中药大品种、从种植到下游制剂生产都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典范,三七产业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近年来,三七的中成药产品格局、三七饮片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层次变化。同时,伴随着三七花茎叶地上部分作为地方食品原料等新政策的落地,三七产业新技术不断得到开发、新产品不断问世,形成了一批新的专利技术。为了更好地把握三七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了解竞争的技术环境,寻找科技创新点,提高创新的目的性,布局技术研究重点和方向,增强科技竞争力,支撑我国三七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围绕三七产业的专利分布情况、应用情况、产业政策、技术布局方向、研究热点等开展专利分析研究课题的设想。

1.1.2 项目意义

该项目对三七进行专利分析和文献计量学分析,使得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和便捷地了解到全球三七各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加深大家对三七各方面的研究应用的理解,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和企业对三七产业及科技创新进行更加合理和精准的布局,为云南三七产业乃至中国三七产业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竞争性情报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