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拔桩、截桩及桩头处理
2025年09月26日
2.1.5 拔桩、截桩及桩头处理
1)拔桩
在打桩过程中,打坏的桩需拔出。 拔桩的方法很多,要视桩的种类、大小和打入土中的深度来选用。 一般的桩,可用3 根30 cm 的方木或型钢做成三脚架,架立在要拔的桩位上,钢丝绳通过其顶端的滑轮,将桩顶拉牢,然后借助卷扬机的力量将桩拔起,也可采用千斤顶拔桩。如拔桩阻力较大,最好用机械拔桩,如用双动汽锤或采用专门的拔桩机来进行。
2)截桩及桩头处理
空心管桩,在打完桩之后,桩尖以上1 ~1.5 m 范围内的空心部分立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其余部分可用细砂填实。
各种预制桩,在打完桩之后,开挖基坑,按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将桩头多余部分凿去。 桩头可用人工或风动工具(如风镐等),也可用无声爆破法来完成。 无论用哪种方法均不得把桩身混凝土打裂,并保证桩身主筋伸入承台内。 其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一般桩身主筋伸入混凝土承台内的长度,受拉时不少于25 倍主筋直径,受压时不少于15 倍主筋直径。 主筋上黏着的混凝土碎块要清除干净。
当桩顶标高在设计标高以下时,应在桩位上挖成喇叭口并凿去桩头表面混凝土,凿出主筋并焊接接长至设计要求的长度,再与承台底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然后,用桩身同标号的混凝土与承台一起浇灌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