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发电站
2025年11月04日
海浪发电站
挪威在1985年建成了两座海浪电站,这两座电站位于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卑尔根市附近。
第一座海浪电站的工作原理与“海明”号完全一样,一根12米高、40吨重的钢制圆筒竖立在海边峭壁的裂缝中,当海浪通过管道进出圆筒时,圆筒里的水面跟着升降涨落,就像强力的活塞一样,使得圆筒顶部的空气排出或吸入,从而驱动涡轮机转动而发电。这个电站每年发电120万千瓦时;如果把沿岸几个圆筒连接起来一道工作,就能利用海浪产生更多的电力。
第二座海浪电站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座完全不同,科学家们修建了一个锥形隧道,让海浪从几十米宽的隧道口进入,随着隧道越来越窄,涌来的海浪越升高,最后在比海平面高3米的地方通过隧道出口流进一个小水库。水库的出口安装有水轮发电机,结果就像普通的水力发电一样,当水里的海水从3米高处涌过出口流回海洋的时候,就会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挪威的海浪发电技术已经走出国门。他们首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承建了一项海浪发电工程,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接着又在汤加王国建造一座2000千瓦的海浪电站,1990年竣工。
新型的海浪发电装置叫环礁式海浪电站,美国人开发设计的这种电站是模仿海上圆环形礁石的产物,从海面上只能看到一个直径10米的圆圈,可水下的人工环礁却是个庞然大物,底部直径76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人工环礁的圆形壁是个导流罩,用来引导海浪向环礁壁从四面八方按螺旋形路线涌向环礁中心,并在那里形成漩涡,转动水轮机发出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