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

湖南省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

湄水河位于湖南省双峰县城东侧,是穿过县城的南北向主要河道。本次设计规划区位是湄水河南起育才桥北至万福亭大桥段,长度约600米,面积约15.5公顷。

功能定位: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之上规划滨河公园,向市民提供优良的休闲场地,改善双峰县的投资环境,为实现双峰县远期2020年规划目标打下基础。根据双峰县总体规划文件,县城所在地永丰镇目前的总体公共绿地面积不足1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目标实现后县城人口18万人总体公共绿地面积也将达到169万平方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还有近160万平方米的缺口。通过对湄水河两岸风光带的合理规划,有效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是实现双峰县远期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对双峰县城东侧进行开发实现城市经营的有效手段之一。

城市留白理念:目前,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城市规划理念指导下,规划中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价值的手段做了各种尝试,其中“城市留白”是主要手段之一。“城市留白”是指在规划中将部分区域用作公共绿地或湿地,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以自然绿化、水体为主。从城市经营的表象看,此类地块不能给政府带来直接收益,但是它可以带动周边地块的升值,并且从生态角度来说,它可以起到“城市绿肺”“城市之肾”的效果,为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路网调整理念:关于道路路网的调整说明,浅显的理论认为:道路面积占城市总体面积的比例越大其交通效率越高,以北京和东京为例,东京的汽车保有量高于北京而道路面积却低于北京,东京的交通效率要比北京高很多,堵车现象远不像北京这么严重,事实证明过于密集的交叉路口反而会降低交通效率。我们在规划时将靠近湄水河东岸的机动车道取消,保留万福亭大桥以东约175米的南北向道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从该路段以西至湄水河边之间区域的完整性。根究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经典著作《雅典宪章》第54条的建议,在城市道路机动车速最低48~96千米每小时测算,最佳的道路交叉口的间距应该在183~366米之间。

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区内尽量多地采用雨水经渗透进入地下的手法,这样可以带来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减少由于地表水快速冲刷而造成的将过多有害的有机物质带入河道的危害性,这种冲刷容易导致深水区蓝藻泛滥。其次,地表水的渗透导致河堤的土质浸湿,树木及草根的作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灾害,提高堤岸的安全性。基于此,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地下渗水和地表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降水缓慢地渗透土壤层对补充当地地下水源意义重大。另外,透水性地面在温度调节方面尤其是高温天气也有重要意义。驳岸的高度是根据规划局提供的水文资料所设计的。目前,技术标中规划区位50年一遇的水位高度是约82米,因此发生此洪水的比率是2%。在堤岸设计时,为城市安全的角度考虑必须能够抵御这种侵蚀,但是如果简单地采用垂直驳岸的处理手法牺牲较大。我们的处理手法是根据水文资料采用三级堤岸的设计手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城市水资源的价值。人类依水而居,人类文明也同样沿水域发展,一个可以亲水的环境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环境。

规划建议:城市经营的战略目标是透过规划与建设,使其土地价格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其良性循环发展。对湄水河育才桥至和森东路东岸的景观规划原则,就是希望通过规划实现湄水河以东地区的土地价格的提升。尽管根据2003年双峰县的总体规划文件在县城中已有两处与文化有关的区域:一是和森路以北、国藩路以东区位,以研究曾国藩教育思想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基地;另一处位于迎宾路、国藩路、存朴街、复兴西路围合的区域内,形成以当地名人文化研究和实用致富技术教育、培训为依托的文、科、教产业城。我们希望在湄水河东岸结合景观设计建造双峰县博物馆以及影剧院等公众文化设施,未来在湄水河与横塘之间可以发展建设大型中高档社区,创造双峰县东部丰富的城市天际线。湄水河东岸至规划中的第二条道路之间是向公众开放的市民活动区域。

绿化原则:考虑到“浮岛”的亲水性地质特点,并且在洪水季节还可能存在“浮岛”被短暂淹没的情况,我们在“浮岛”上主要种植耐水性的乔木,“浮岛”与“浮岛”之间的水域主要种植水生植物,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和石头的结合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拟主要采用的乔木为湿地松、水松、垂柳、金丝柳、龙桑、大叶相思等。

水文控制设计:为了营造湄水河丰富的滨水景观效果,我们将育才桥至万福亭桥的水域通过橡胶坝截流提升水位的方案形成两个水平面——高的水平面是围绕着“浮岛”的水平面,该水平面是通过橡胶坝东侧的泄水闸提升的水流入该区域;低的水平面即是河床水面。为了保持这一段河床景观的完整性,我们将橡胶坝设计在靠近育才桥的上游区域。

景观工程造价说明:规划的区域总面积约15.5公顷(155530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约82300平方米,绿化面积(乔木加灌木)约16700平方米,灯柱12根,河露石河滩面积约29830平方米,毛石墙体约450米,花岗石铺地29830平方米,河露石26700平方米。预计总造价约1594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顷造价约100万元人民币。

文化定位:双峰县自古以来是名人辈出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将总长度450米的毛石墙作为双峰县历史事件及名人事迹长廊,以汉白玉雕刻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可以以生动的形式让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在休闲的过程中了解双峰县。

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总平面图

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总鸟瞰图

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纵向剖面图

漂浮的小岛鸟瞰图

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中心广场效果图

双峰县湄水河风光带中心广场效果图(夜景)

休闲亭

喷泉广场效果图

半圆形休闲广场及风雨廊

半圆形休闲广场及风雨廊

下层半圆形休闲广场

半圆形休闲广场

双峰县名人志纪念碑

双峰县民俗文化馆

星火雕塑及名人志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