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铁二号线火车站站点立体壁画设计方案——园林之韵

苏州地铁二号线火车站站点立体壁画设计方案——园林之韵

(该作品入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

该项目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集体完成的重大横向科研项目,项目总负责人为姜竹松教授。火车站立体壁画项目是其中的一个由笔者负责的子项目。在开始的构思中,我们抽取了苏州园林中的凉亭、假山等基本的代表性的元素来表现。为寻找灵感,笔者整天沉迷于园林之中,并绘制无数草图,但仍不尽如人意。偶然在留园的五峰仙馆看到所有的门全部打开后形成的非常动人的序列景观,至此才决定将该元素用到设计中,其他就是如何搭配的问题。园林中若无植物则肯定单调、乏味,如何丰富首先想到的是植物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竹和梅在苏州地区都有生长,相比较而言竹的文化象征性更强一些。有诗云:“未曾出土已有节,及第凌霄仍虚心”,就是对竹子高风亮节的描述。因此在只选一种植物的情况下,竹子成为无可争议的首选。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表现竹子?假竹子制作简单但显得劣质粗糙,真竹子在完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难以养护而且形态难以控制。因此想到了用雕塑的手法来制作金属材料竹子,参照狮子林西面高坡竹子的形态进行设计和制作。园林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假山,也是用雕塑的手法来塑造理想形态的太湖石。采用青砖堆砌再进行切割塑造的方法打造理想化、概念化、抽象化的太湖石。苏州具有烧制青砖的优良传统,故宫太和殿所用地面金砖就是苏州北渭塘烧制,因此这种材料也是苏州的象征。项目虽然如期完成但是却没有完全如设计者所愿,例如现实中假山石并非用堆砌的砖切割而成。另外,由于该空间有近六米的进深,原意想在落地窗后设置一幅可以流动的山水画或姑苏繁华图,借此来模糊“内”与“外”的界限以使立体壁画生动迷人,而现实中却只用一面墙做了最后层次的收边,因此也留下些许小遗憾。

(参与设计:姜竹松,设计制作:刘波)

立体壁画方案之一

立体壁画方案之二

灵感来源——留园五峰仙馆

以砖为石——太湖石形态

竹子雕塑方案

立体壁画整体设计效果图

立体壁画内部设计效果图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

竣工后整体效果图

竣工后内部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