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长的山村——卧云铺村、娘娘庙村更新设计方案

自然生长的山村——卧云铺村、娘娘庙村更新设计方案

卧云铺村位于山东莱芜和淄博博山区交界的莱芜东北部山区,卧云铺的村名由来也与山有关,由于地处半山腰,山下有易通风的山谷,因此常有雾气围绕村庄,是村庄有卧在云上的感觉因而得名。卧云铺村有400年的建村历史,因其在茶马古道边齐国与鲁国的关口而逐渐成村。村民用石块、茅草、黏土和石灰等传统材料,依山势建造房屋,逐渐形成层次多变丰富的村貌。由于交通不便,该村一直处于衰败状态,直至近几年政府旅游开发才有新气象。接到这个改造项目时,笔者对该村以及不远处的逯家岭村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保护”性开发是所有人的共识,之前的大拆大建,将现代材料、符号元素融入其中的精品民宿的设计理念被摒弃。在历史面前我们应该满怀敬畏之心,历史的痕迹不可模仿,每一块旧的石块都是时间的见证者。逐渐形成的依山就势的特殊村貌,同样也是历史和时间的作品。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取了原址原貌复建的理念,赋予翻新的建筑以更多的功能。同时,为适应乡村旅游的需求,公共空间得到适当增加。村中的亮点被逐一挖掘并展示,例如路边的房角经设计改造成斜角,以体现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

娘娘庙村名据说是泰山娘娘的姊妹居住在这个村而得名,村东还有供奉娘娘的场所。娘娘庙村在历史上处于鲁国和齐国交界处,两国交往的关口——锦阳关紧邻村北,曾经的古道从村中穿过。至今,村落布局及古道保留完好。这个村所面临的问题同卧云铺村一样是空心化,老宅大部分被遗弃,但宅基地还是有主人的,因此集体改造有一定的困难。该项目也是希望能够利用民宿项目吸引外来资金或吸引在外发展和打工的青壮年村民回村创业。项目中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将锦阳关以南的部分村落格局恢复,发挥其紧邻省道莱明路的优势,使其成为周边村庄土特产交易、民宿、餐饮以及民俗文化活动的集聚地,也借以打造成齐长城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目前,村集体已经将两处废弃宅基地买下,拟打造成既具有地域和传统元素又适宜当代人使用的特色精品民宿,使其成为娘娘庙村开发的引导项目。

卧云铺村村口广场鸟瞰图

卧云铺村村口广场设计效果图之一

卧云铺村村口广场设计效果图之二

卧云铺村王家大院更新改造设计效果图

卧云铺村王家大院外立面

卧云铺村王家大院庭院

卧云铺村王家大院门口及环境效果图

卧云铺村张家大院更新改造设计效果图

卧云铺村张家大院门口及环境效果图

锦阳关至娘娘庙古街平面图

锦阳关至娘娘庙古街立面图

锦阳关至娘娘庙古街效果图

锦阳关至娘娘庙古街设计方案

娘娘庙村民居更新改造效果图之一

娘娘庙村民居门口及环境更新改造方案之二

娘娘庙村民居更新改造效果图之二

娘娘庙村民居门口及环境更新改造方案之一

娘娘庙村民居更新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