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二、了解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234 新生儿为何长得如此“丑”
宝宝刚出生时,红红的皮肤、紫色的双手、脑袋有点变形、浑身皱纹、比例也不对称,使得外形有些丑相、难看。那么形成这种丑相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生儿皮肤发红,是由于皮肤细嫩的缘故;头颅不匀称或呈圆锥形,是因为分娩时婴儿的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所致,这一现象一般15天左右就会消失,头颅也随之变圆;长满全身的绒毛,一般到7个月可全部消失。
新生儿并不是成年人的比例缩影,新生儿的头占了整个身长的1/4,而不是一般成人的头身比(约1/7);前额与脸部其他部位相比显得很宽,新生儿眼大嘴大,而鼻子长得短而扁平,耳朵与面孔相比显得很大,脖子很短,使人感到脑袋仿佛是直接“放”在两肩上似的;新生儿的躯体比四肢长,手臂比腿长;等等。这一切都会给人留下丑相感。
235 新生女婴为何会有假月经和白带
有些女婴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刚出生的女婴就出现了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使她的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使子宫内膜增生。新生儿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这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天~7天,持续一周左右。无论是假月经还是白带,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父母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疗。
236 新生儿的抖动就是“抽风”吗
新生儿会出现下颌或肢体抖动的现象,新妈妈常常认为这是“抽风”,这就小题大做了。新生儿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作出泛化反应。当他听到外来的声响时,往往是全身抖动,四肢伸开,呈拥抱状,这就是对刺激的泛化反应。他对刺激还缺乏定向力,不能分辨出刺激的来源。新妈妈可以试一下,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下颌抖动也是泛化反应的表现,不是抽搐,新妈妈大可不必紧张。
237 面部表情出怪相就是有问题吗
新生儿会出现一些令新妈妈难以理解的怪表情,如皱眉、咧嘴、空吮吸、咂嘴、屈鼻等,新妈妈没有经验,会认为这是宝宝“有问题”,其实这是他的正常表情,与疾病无关。当宝宝长时间重复出现一种表情动作时,就应该及时看医生了,以排除抽搐的可能。
238 新生儿为何爱出汗
新生儿的手心、脚心极易出汗,睡觉时头部也微微出汗,这是因为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新生儿会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和出汗来散热。所以,新妈妈要注意居室温度的恒定和空气的流通,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239 动不动就挣劲是病吗
新妈妈常常问医生,宝宝总是使劲儿,尤其是快睡醒时,有时憋得满脸通红,是不是宝宝哪里不舒服呀?其实宝宝没有不舒服,相反,他很舒服。新生儿憋红脸,那是在伸懒腰,是活动筋骨的一种运动,新妈妈不要大惊小怪地把宝宝紧紧抱住,不让宝宝使劲儿,或带着宝宝到医院,都是没有必要的。
240 鼻尖上长的是小丘疹吗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几乎在每个宝宝身上都可见到,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须进行任何处理。
241 新生儿的四肢屈曲好吗
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父母担心,宝宝日后会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状,即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四肢就会逐渐伸展。上文所说的罗圈腿即“O”形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242 新生儿为何会有“先锋头”
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刚刚出生时,头上可能会有一个大包,头形就像个橄榄,医生称为“先锋头”,也叫“产瘤”。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儿头部受到产道的外力挤压,引起头皮水肿、淤血、充血,露骨出现部分重叠,头部高而尖,像个“先锋”。
先锋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任何治疗,一般出生数天后就会慢慢转变过来。
243 新生儿体重为何会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体重可能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就是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吃奶量还不多,通过排尿、排胎便或出汗等途径使水分丢失造成的,一般7天~10天即可恢复正常体重,并开始正常的体重增长。
244 新生儿为何会乳房肿胀
正常的新生儿,无论男女,在出生后一周左右会出现双侧乳腺肿胀,大的如半个核桃,小的如蚕豆,有的还分泌乳汁,这是因为在胎儿时期,胎儿体内存在着来自母体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宝宝出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骤然切断,使生乳素作用释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约2周~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处理。有的父母认为把乳汁挤出来就好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挤压会使乳头受伤,细菌侵入,引起乳腺炎,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245 新生儿体温为何会偏低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当进奶不足、外界温度偏低或有疾病时,即可表现为体温偏低。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合并窒息的新生儿,以及有其他异常的高危新生儿,更易出现体温偏低,测体温常在35℃以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必惊慌,当然要去咨询医生,并且注意对新生儿进行保暖,但不能过分地“捂”。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趋于完善,在出生一周后,这些现象会渐渐消失。
246 新生儿为何会有“螳螂嘴”
每个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部,都各有一个较厚的、隆起的脂肪垫。因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更为明显,民间将其称为“螳螂嘴”。旧习俗认为螳螂嘴妨碍宝宝吃奶,要把它割掉。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新生儿颊部的脂肪垫是每一个正常的宝宝都应该有的,这种结构便于他吸牢乳头,有利于吮吸动作的进行,属正常生理现象。随着新生儿逐渐长大,脂肪垫会慢慢消失。
247 新生儿为何会有“马牙”
有些新生儿在上腭中线两旁或牙龈边缘,可见散布有呈黄白色的米粒大小的颗粒,俗称“马牙”。它是由正常上皮细胞堆集而成的,经过数周或数月可自行消退,一般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无须处理,对新生儿吃奶以及将来出牙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有的老年人,尤其农村的老人认为马牙影响新生儿吃奶和将来长牙,主张用粗布蘸上盐粒用力摩擦马牙,直至擦破流血为止,或用针扎。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恶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不卫生的操作,往往会给细菌的侵入打开缺口,会引起口腔炎、牙龈炎或败血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
248 新生儿尿血怎么办
新生儿出生后2天~5天,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尿血,很紧张,于是到处求医问药。其实,小宝宝并没有尿血,这是因为新生儿出水多而入水少,导致尿量少,尿液浓缩,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而使尿液呈红色。对此,应保证每日供应新生儿足够的水分,如可在两次喂奶间喝些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一般持续数天可自行消失。如果36小时后无尿,应立即找医生诊治。
249 新生儿为何眼白会出血
头位顺产的新生儿,由于娩出的时候受到妈妈产道的挤压,视网膜和眼结膜会发生少量出血,俗称“眼白出血”。
眼白出血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属于常见现象,父母看到宝宝眼白出血后,不要惊慌,几天以后宝宝自然就好了。
如果宝宝的眼睛长时间没有恢复正常,或伴有哭闹等反应,应及时就医查看。
250 新生儿的手指为何掰不开
新生儿刚出世,一家人欣喜万分。但是,如果新妈妈发现新生儿的双手老是攥着拳头,攥拳的样子又和成人不一样,总是拇指和掌心贴在一起,其他四个指头压住拇指。试图掰开新生儿的手,尤其是掰拇指,总是要费点力气,可能会误以为他有什么残疾。
其实,这是新生儿大脑皮质发育尚不成熟,手部肌肉活动调节差的缘故,造成了屈手指的屈肌收缩占优势,而伸手指的伸肌相对无力,表现出来就是紧握两只拳头。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这叫做“握持反射”,属正常生理现象。随着新生儿的成长,等到了3个月~4个月大的时候,这种现象会逐渐好转,一般6个月时基本消失。因此,新生儿手指掰不开是正常生理现象,新妈妈请不要惊慌。
251 新生儿为何会光头
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发多少是有差别的,他在妈妈的子宫里发育到5~6个月时,全身就有了浓密的胎毛,以后再逐渐脱落,如果胎毛脱落过多,出生后就显得头发稀少,称为“童秃”。
童秃是暂时的现象,是发育中的正常变化,到1岁左右头发会逐渐长出;2岁的时候,头发就会和一般宝宝一样浓密,以后也不会出现反复而脱落。
但需要提醒的是,对童秃的宝宝,应该注意保护头皮和头发,促进毛发生长。
首先,应保持头发清洁,经常给宝宝洗头。洗的时候,轻轻按摩头皮,但不要揉搓头发,防止头发纠缠在一起。洗头发是选用婴儿洗发水,最后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梳理头发时,应选用橡胶梳子。这种梳子具有弹性、柔软的特点,不会损伤头皮。新生儿的头发应顺其自然生长,不要强梳至一个方向。
此外,充足和全面的营养、经常照射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对新生儿身体全面发育有利,对头发的生长也有好处。
252 新生儿长牙如何处理
有个别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有牙齿萌出,医学称为“乳牙早萌”。据统计,在1000个正常新生儿中,有1个会有乳牙早萌。
早萌的乳牙多为下门牙,这种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由于牙胚离牙龈黏膜过近而过早长出,也可能是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这种牙齿因为发育不全,牙根没有发育好,或没有牙根,常是极松动的,有脱落被吸入气管的危险,因此,不管过早出牙的牙齿是否为正常牙齿,只要有松动自行脱落的可能性,就应及早请医生拔除。如无松动但很影响吃奶,或咬伤对颌黏膜而形成溃疡时,也应拔除。若无任何障碍,可予以保留。如果新生儿嘴里有多个乳牙萌出,则有可能与分泌或遗传等有关,应请医生检查。
253 新生儿呕吐怎么办
新生儿出生后1天~2天内会吐出一些淡黄色甚至咖啡色的黏液,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必惊慌,这是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咽下的羊水、黏液和血,属正常生理现象,不是病态。
但是,若呕吐现象反复发生,并且新生儿有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54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的出现最早在新生儿出生后3天~5天,最迟不超过5天。颜色为浅黄色,一般不应该出现橙黄色。多出现在面部、颈部、躯干和大腿部,个别有巩膜黄疸。
黄疸的消退时间应是在宝宝出生后7天~10天,最迟不超过两周。黄疸出现时没有体温、体重、食欲及大小便的改变。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给予适当的葡萄糖水。因葡萄糖可以帮助被破坏的红细胞排出体外,以减少胆红素的生成,从而减轻黄疸的症状。但是如果黄疸与上文所述不符,要考虑有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应请医生给予诊断治疗。
255 新生儿为何会脱皮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新生儿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暴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糨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出生时附着在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不需要治疗。
256 新生儿为何爱啼哭
新生儿的“语言”就是啼哭,所表达的意思大致是:“妈妈听听吧,我多健康!”医学上称这种啼哭为运动性啼哭,哭声抑扬顿挫,不刺耳,声音响亮,节奏感强,常常无泪液流出,每日一般4次~5次,每次时间较短,累计可达2小时,无伴随症状,不影响饮食、睡眠,玩耍正常。如果新妈妈轻轻触摸宝宝,宝宝会发出微笑;如果把宝宝的小手放在其腹部轻轻摇两下,宝宝会安静下来。当宝宝出现这样的啼哭时,新妈妈最好不要打断宝宝,让宝宝和你“说”一会儿,这是很好的亲子交流。
257 新生儿会笑吗
新生儿的笑,往往出现在睡眠中,微微地笑,或只是嘴角向上翘一下。新生儿清醒时,不易发笑,也不易被逗笑。其实他的笑是有意义的。当新生儿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出现笑的时候就多些;当他身体不舒服时,笑的时候就少,甚至会皱眉,严重时会哭闹、呻吟。新生儿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新妈妈可通过宝宝的表情,初步判断他的健康状况。
258 新生儿为何爱放屁
刚出生十几天的宝宝,一直母乳喂养,不知为何放屁多且声音响,有时会带出一点屎,肚子里面还经常咕噜咕噜响?
其实,放屁多的现象在新生儿期极为常见。这是由于新生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所谓“婴儿肠绞痛”指的是营养充足的健康宝宝,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多数宝宝出生后2周~3周开始经常放屁,直到3个月~4个月后逐渐改善。由于婴儿肠绞痛属于宝宝发育中常见的问题,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应理解这种哭闹不是病症。同时尽可能保持宝宝处于舒服的体位,协助他顺利排便。如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了。
259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又称为“未成熟儿”。早产儿多数体重不足2500克。
早产儿发生的原因,一般多是孕妇患病或胎儿及附属物有异常。
早产儿的外貌特点为皮肤鲜红、薄嫩、水肿、发亮,胎毛丰富,胎脂多。头大、前囟大、颅缝宽。头发呈乱绒毛状。额头多皱纹,耳郭软,缺乏软骨并与颅骨相贴,乳腺无结节。指(趾)甲软,常未超过指(趾)端部,足底足纹浅、少。四肢可出现不自主的细小震颤,女婴大阴唇不能遮住小阴唇,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
260 什么是过期产儿
过期产儿指胎龄超过42周(294天)以后出生者,不论新生儿体重多少都叫“过期产儿”,又称为“过期成熟儿”。
过期产儿的外貌特点是皮肤干燥,有褶皱,眼睛灵活,指(趾)甲过长。
过期产儿常伴有胎内窒息,羊水、粪便吸入,易发生低血糖。有过期分娩可能者,一定要做好产时窒息抢救的准备。
261 什么是巨大儿
巨大儿指出生时体重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既可以是早产儿,也可以是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巨大儿多发生在母亲有糖尿病或母亲食量过大,胎儿体重增加过快等情况下。另外,研究证明,巨大儿与遗传也有关系,如父母身材高大等。
巨大儿体态巨大,易发生难产和产伤,甚至造成窒息或颅内出血,生产时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巨大儿出生后应定期检查,随时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并取得医护人员指导,促使其在1年~2年内恢复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