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昭陵精华览胜
序 言 昭陵精华览胜
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之陵园,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始建于公元636年,历时13年建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依(因)山而建的帝王陵墓(因山为陵)。今所称之昭陵,于历史文化及文物上之概念,尚包括近200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皆为初唐时期之皇子、公主、王侯将相、国家勋臣之墓葬。赐陪葬帝王陵墓是无上光荣、载诸史册的一件事!
后因多种原因,昭陵诸多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因而设立了文管所,后晋升为昭陵博物馆。博物馆设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西距县城15千米,北距陵山13千米,选址在昭陵陵园中心的李
墓前。李
原名徐懋功,唐初名将,被高祖赐姓李,后避太宗讳,改名为李
,封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此处陵园区所葬之皇室成员及文臣武将地位皆极显赫。关于贞观之治,除史册文献中之文字记录外,文治武功于此皆可具体地呈现出来,所以参观昭陵博物馆如读有关贞观之治的史册。博物馆保留了大量唐代的碑刻、墓志、壁画、陶俑……其碑刻、墓志多出于书法名家之手,如欧阳询、褚遂良、王知敬、李治、殷仲容、赵模、高正臣、畅整、王行满、李玄植等,他们的书法代表了初唐书法的辉煌成就。《温彦博碑》《房玄龄碑》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极重要的楷书典范。大量的皇子、公主、勋臣的墓志铭,不但是重要的传记文学、史学资料,亦为极精彩的书法模板,其墓志盖更是极其浪漫的书法、雕刻艺术珍品。博物馆所藏唐碑之数量,为全国最多。
墓葬中出土之壁画,为唐代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其线条用笔精准传神,强劲流畅,毫无迟滞之笔,形神兼备,敷彩简明,高贵大方,活泼生动。在中国绘画史上,它们补足了此一时代的缺失,更达到了盛唐、中晚唐以至五代人物画的最高成就。
大量的陶俑,工艺皆极精良,造型写实生动,上彩绚丽,品类众多,于全国皆属罕见。各品秩之文士、武将,以及骏马、骆驼,为我国雕塑艺术史、文官品秩、武将官阶、服饰、马政、马种、宫廷娱乐、外来民族等,于史册文献记录之外,提供了最具体的实物,可供对比研究与艺术欣赏。
礼泉高春鸿先生,供职于昭陵博物馆,与我深交近30年。见渠所临摹之唐墓壁画,如见原件真迹。渠数十年沉浸于唐文化、历史,深研昭陵博物馆之各类文物,专志于昭陵墓葬群之考古工作。近总纂昭陵博物馆之代表文物精华,集彩图附以严谨而翔实的考证解说,对于专业研究者及一般大众而言,皆为最适当之昭陵博物馆指南。于此书册中,我们可获得极丰富的历史知识,有美丽生动的历史文物来滋养我们的眼睛,扩大并提升我们的历史、文物及美学之境地。谨祈阅读者众,并珍之惜之!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西安碑林博物馆名誉馆员 张克晋
华夏文化学会理事长
2020庚子杪夏于台北玲珑山房
昭陵博物馆
“昭陵碑林”题字(罗坤学)
李
碑
昭陵博物馆碑石陈列室(昭陵碑林)外景
昭陵博物馆碑石陈列室(昭陵东碑林)内景
昭陵博物馆碑石陈列室(昭陵西碑林)内景
昭陵博物馆文物精华陈列室内景
昭陵博物馆唐墓壁画陈列室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