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雍形白瓷砚

辟雍形白瓷砚
img

辟雍形白瓷砚,直径31.5厘米,通高18.4厘米,1986年出土于长乐公主墓。包括砚台和砚盖两部分。砚为乳白色瓷,砚面隆起未施釉,方便研墨。如今上面还残存着墨迹,当为墓主人生前实用之物。周边有圆形水槽,形如辟雍。砚座由25个蹄形柱围成圈足。此砚器形规整,端庄大气,制作精美,光鉴晶莹,立意新奇,用赏兼得。

唐及其以前的文人士大夫,平日书写翰札没有高桌子、低板凳,而是盘腿席地而坐,左手持简或纸(纸卷成筒状),右手持笔悬臂书写,砚台放在身边地上,故唐以前的砚台是有足的。

“辟雍”一词源于古代一种圆形的建筑形式,传为周天子所设大学。在古人看来,辟雍是高等学府的象征,于是聪明的先民模仿其形,制造出辟雍砚,希望朝廷重视教育,培养更多人才。唐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制瓷业迅速发展,瓷砚盛行,辟雍瓷砚的制作日益精美。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所以他的子女也都喜爱书法。经考证,此瓷砚当为长乐公主生前所用之物,为唐砚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