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问道·强国之路”丛书出版说明
“问道·强国之路”丛书总序:沿着中国道路,阔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前 言
第1章 体育强国:体育强则中国强
一、国家发展需要体育强国
(一)体育产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二)体育文化是国家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三)体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体育外交增进民族交流,提升国家国际地位
二、时代进步呼唤体育强国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呼唤
(二)体育事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独特作用
三、人民幸福要求体育强国
(一)体育锻炼提升人民身体素质
(二)体育锻炼提升人的心理健康
(三)体育产业升级满足人民高品质锻炼需要
(四)体医融合完善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
第2章 强国体育:国运兴则体育兴
一、1840—1921年:“东亚病夫”的耻辱
二、1921—1949年:解放征程的助力
三、1949—1978年:提振国魂的重任
四、1978—2012年:通往世界的窗口
五、2012年至今:新时代的号角
第3章 源头活水: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强国的战略定位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二、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体育强国建设方向
(一)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康,促进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竞技体育发展,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
(四)加快推进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
(五)加快推进体育交流,促进相知相通,推动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三、新型举国体制夯实体育强国建设之基
(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夯实建设体育强国人才之基
(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夯实体育强国建设群众之基
(三)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夯实体育强国建设科技之基
第4章 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发展助推器
一、全民健身发展的历史与阶段特点
(一)起步阶段(1949—1955年)
(二)停滞阶段(1956—1976年)
(三)复苏阶段(1977—1992年)
(四)可持续发展阶段(1993—2015年)
(五)6年至今)
二、全民健身取得的成果
(一)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内容多元化
(二)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全民健身设施场地使用率极大提高,人均面积增加
(四)全民健身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消费需求增强
(五)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双文明建设
(六)全民健身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三、世界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世界大众体育发展历程
(二)世界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发展给予的经验启示
四、全民健身建设的未来展望
(一)以制度构建为措施,完善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法治环境
(二)以智慧服务为目标,推动“互联网+”助力全民健身发展
(三)以稳中求进为基调,促进全民健身工作模式与方法创新
(四)以主要矛盾为抓手,深化全民健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以冬奥举办为依托,推进冰雪竞技与冰雪健身融合发展
第5章 中国特色竞技体育:体育强国发展引领者
一、世界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镜鉴
(一)美国的竞技体育
(二)英国的竞技体育
(三)法国的竞技体育
二、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历史回顾
(一)竞技体育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8年)
(二)979—1992年)
(三)竞技体育的快速突破阶段(1993—2008年)
(四)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成就
(二)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显著优势
(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四、中国特色竞技体育未来展望
(一)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道路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筑竞技体育发展新使命
(三)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
(四)创新奥运备战模式,完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五)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第6章 体育产业:体育强国建设的经济动能
一、高质量: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脉动
(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体育产业由大到强
(一)政策红利的保驾护航
(二)项目发展是根本支撑
(三)赛事体系是发展保证
(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新目标:体育强国的经济动能
(一)体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二)体育产业发展为共同富裕赋能
(三)体育产业发展为经济建设赋能
第7章 体育文化: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土壤
一、文化育体: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一)中国体育的辉煌实践凝练升华了中华体育精神
(二)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着崇高而强大的精神品格
(三)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灵魂基石
二、文化兴体:打造中国特色体育项目文化
(一)深度挖掘:提升体育运动项目文化内涵
(二)榜样引领:释放优秀运动员偶像价值
(三)亮点纷呈:丰富体育运动项目文化产品
三、文化自信:体育强国的深层文化根基
(一)不忘本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红色体育文化
(二)吸收外来:合理借鉴外来优秀的体育文化
(三)着眼将来:彰显中国体育文化自信
第8章 体育外交: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展示窗:体育外交展示现代中国形象
(一)体育外交展示繁荣进步的中国形象
(二)体育外交展示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三)体育外交展示友爱和平的中国形象
二、凝合剂:体育外交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体育外交助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二)体育外交促进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三)体育外交有助于建设多样并存、开放包容的世界
(四)体育外交助力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催化剂:体育外交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体育外交促进民心相通
(二)体育外交促进政策沟通
(三)体育外交促进贸易畅通
第9章 继往开来: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之路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四)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五)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
(六)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一)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
(三)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三、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扩大体育消费
(四)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一)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三)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
(四)丰富体育文化产品
五、加强体育对外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
(二)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
(三)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
六、深化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一国两制”事业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