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

国共十年对峙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1928年,国民政府举行“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阴谋炸死。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国民党新军阀间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成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吓倒,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1930年12月开始,至1933年4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了四次“围剿”。工农红军英勇奋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秋,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启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可能,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