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6月

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期间,在青岛通过视频主持召开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视频座谈会强调,建立资金精准直达、有效使用、严格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效应。

1日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开始施行。该法是中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医疗机构定义为公共场所,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同时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即日起,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

4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决胜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建立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的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5日 当天是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吉祥物为一对名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有机结合“绿叶、花朵、云纹、水纹”等设计元素,表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日 在山东日照举行的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中,中国赛艇领军人物张亮挑战有滑轨陆上赛艇30—39岁年龄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以2小时19分20秒8大幅度刷新世界纪录。同时,这一成绩超过了目前所有陆上赛艇男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张亮成为全世界陆上赛艇马拉松划得最快的人。

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一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3.7万字。

8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全面掌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8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其中提到推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

8日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海斗一号”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10日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11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特区立法会通过的《国歌条例》。该条例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实施。

11日 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1日 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经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这也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把这一奖项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

12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从生态环境规划制度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生态环境管理事务与能力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划分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并巡视企业网上展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广交会创新方式,改在网上举办,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

1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17日 新华社报道,“十三五”以来,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

19日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20日 新华社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下发通知明确,各地要在综合考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20日 川藏铁路拉林段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现浇主梁成功合龙,标志着拉林铁路全线120座桥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同时创造了世界同类型铁路桥梁海拔最高、钢管拱跨度最大(主拱跨径430米)、主拱钢管直径最大(钢管直径1.8米)、钢管拱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最多(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1022方)4个“世界第一”。

21日 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中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23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交流、能力建设等方面划分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23日 上午9点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升空,并于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30颗组网卫星全部到位,中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对外公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清单条目由2019年版的40条减至33条,中国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24日 新华社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印发《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明确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实施期限。

24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重组蛋白疫苗有别于此前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这是一种新技术路线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

28日 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28日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同志,因病在山西省长治市逝世,享年91岁。

3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30日 新华社报道,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比上年净增132.0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比上年净增7.1万个。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