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仁心”:“用最少的钱把病人治好”
2025年11月01日
坚守“仁心”:“用最少的钱把病人治好”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张伯礼表示,希望学生能够“贤以弘德、术以辅仁”。这是他从医的座右铭。
20世纪60年代末,医学院校毕业的张伯礼来到渤海之滨的一家乡村卫生院工作。在那里,他亲眼看到老中医用普通的中草药配方治疗病痛,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他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中医班、跟师门诊、就读天津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张伯礼稳扎稳打。
乡村卫生院的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那段岁月,他整天脚踏自行车,背着大诊包,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奔走在田间小路、海上渔船、建筑工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病痛,我很有成就感;用最少的钱把病人治好,是我的职责和任务。”张伯礼说。
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职务越来越多,声名越来越高,张伯礼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
他先后捐出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医学奖、世界中医药贡献奖、岐黄贡献奖、树兰医学奖及各种科技进步奖奖金400余万元,在学校设立“勇搏”基金,奖励立志成才、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积极奔走,呼吁加快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在职人员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医疗水平和薪酬待遇。这正是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关键所在。
他还十分关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前就倡导和力推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国医堂”,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到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