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胆”英雄: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
2020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张伯礼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在飞机上,72岁的老人写下“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的诗句。
分类管理、集中隔离、“中药漫灌”……初到武汉,张伯礼和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开出良方,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有阵地,就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张伯礼说。
张伯礼与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刘清泉写下“请战书”,提出筹建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2月12日,张伯礼率来自天津、江苏、湖南、陕西、河南等地的35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

2月14日,武汉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开舱。图为张伯礼在江夏方舱医院介绍情况。
程敏 摄(新华)
穿上写有“老张加油”的防护服,张伯礼在特殊的“中医药的阵地”上开始了“战斗”。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对症拟方……他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超负荷的工作,张伯礼胆囊炎发作,2月19日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真的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他笑着调侃道。
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至少休息两个星期,张伯礼却说:“多给点药,住院一个星期就行。”
在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上,张伯礼动情地说:“中医把胆叫‘胆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虽然没了,但做决断的勇气不能少。”
在这位无“胆”英雄推动下,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武汉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超过1.2万人,每个方舱医院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等方剂,中药使用率达90%。
截至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总共收治的564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