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的程序与原则
2025年10月13日
三、剪辑的程序与原则
剪辑一般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为获取原始影像素材和原始的声音素材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工作,包括选题、策划、采访、实际拍摄等步骤,其中核心环节是拍摄;后期工作涉及对原始素材进行挑选、修饰及衔接、组合,使之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
剪辑工作的基本流程有: ① 准备阶段,即熟悉素材、准备设备,与主创人员进行沟通以及整理素材。② 剪辑阶段,分为初剪和精剪,初剪一般是将完成度高的镜头和段落按照剧本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组合在一起,做到片子基本成型,故事情节顺畅。精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按照导演的构思和要求,对每个镜头再进行精细处理,包括剪切点的选择、每个镜头的长度掌握、音乐声效的匹配、整部片子的节奏把控等。其间还须遵循一定的“规矩”,主要是镜头的剪接要合乎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等方面的内在逻辑,要按“轴线规律”(镜头之间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来有机合理处置画面景别的过渡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要表现的空间有一个整体的、统一的感觉。 ③ 检查阶段,主要是检查作品的情节演绎节奏流畅和主题表达形象准确以及画面影像、声音效果的质量水准等,从而确保一部影视片的基本品质。
总而言之,剪辑需要将拍摄的海量素材进行组合搭配,砍掉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删掉多余的镜头,既要让声光、音效、服化与场景、角色等镜头衔接得天衣无缝、自然顺畅,同时也要把演员饰演角色最准确的状态、故事情节发展推进的清晰流畅、编导所要表达的含义寓意等精准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