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

一、作家介绍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画家。父亲早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一场战斗中壮烈殉国。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有绘画的艺术才能,还会讲故事。管桦小时候做过抗日儿童团团员,1940年参加八路军。不久,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回到冀东,任《救国报》记者,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42年春,调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因病离开部队,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任研究员,写作了《雨来没有死》。1949年调中央音乐学院创作组,专门从事歌词创作,后转中央歌舞团创作组。1963年调北京市作家协会。曾任北京市作协主席、文联主席等职,为第五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管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是其代表作。他还爱好书画,尤以画竹著称,出版有墨竹画册。在小说、散文、诗歌之外,还创作了大量歌词,许多至今仍在传唱。有《管桦文集》(共六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1997年陆续出版)行世。

二、作家自述

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可辱,中国人民有民族气节,有自尊心,有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刚强性格。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以是不可战胜的,就是因为在每一个青年、老人、妇女、儿童的身上,有着不可侵犯的人的尊严。只有每一个人有了人的尊严,才有国家的、民族的尊严。

——引自王维玲《管桦其人其书其画》,《管桦作品评论集》中册,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一九三七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日战争。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管桦为唐山市丰润区还乡河公园小英雄雨来纪念碑所题词

荒村野风中摇曳着发绿的柳枝,那便是我的童年。

豆棚瓜架的浓荫里,贴着红色剪纸的小窗,那母亲居住的茅屋,便是我的祖国。那池塘岸边,土坎上最早开放的一棵金黄色迎春花,从长满枯草的墙头上露出来的几枝粉色杏花和红色桃花,池塘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里,冒出的一片尖尖苇笋,可以清楚地看见白翅膀的鸭子,在清澈的水中划动着鲜红的扁脚掌,便是春天给我的美景。到夏日,另一个池塘里,一片绿波似的密叶中间,开放着一朵朵粉红色荷花,风把它们的清香吹送到邻近人家。那绿色岛屿似的芦苇丛里,小苇楂鸟的叫声,沙丘上杨树林浓荫里黄莺、布谷鸟的鸣啭,我和男女小伙伴,挎着笼筐,拿着圆形小铁铲,在池塘岸边挑野菜时的说笑声,便是醉人的乡音。还乡河的支流,不宽也不深,穿过丛林田野,可以遥望村北褐色的远山,这便是我心目中的祖国山河了。

……

……我把故乡作为祖国的缩影。在《小英雄雨来》这篇故事里,自然就以故乡为背景了。为唤起读者对祖国深沉的感情,我着力地描绘了还乡河的风景,我认为这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祖国山河。也许因为这个缘故,许多语文老师都特别喜爱给学生讲这篇课文。

……

通过《小英雄雨来》和我同作曲家瞿希贤同志合作的,控诉旧社会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创作,我认为,文学艺术应该使人纯洁善良、勇敢、正直、高尚起来,并给人以美的感染,为儿童写的作品更应如此,因为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文学作品应该创造出一种真、善、美的灵魂世界,使读者自愿来漫游,得到对于现实世界生活意义的理解,并激发起创造真、善、美的世界的热情。

——管桦:《〈小英雄雨来〉的命运》,《管桦文集·儿童文学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三、作家评价

管桦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英雄的血液。他一生讴歌中华民族的英雄。管桦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小雨来”们会永远向你举手致敬!

——苗淑云:《我“讲那过去的事情”——怀念管桦》,《管桦纪念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在北京老作家中,管桦可算是多才多艺的一位。他曾写过《快乐的节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著名儿童歌曲的歌词,写过诗歌《海的礼赞》和《大地》。他的短篇《葛梅》、中篇《辛俊地》《小英雄雨来》享誉文坛。他花了二十年时间写成的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将军河》,视野开阔,规模宏大,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华北将军河地区军民团结抗日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力作。此外,他兼擅丹青。他画的墨竹,挺拔、雄健、飘逸、自由,被绘画界誉称为“管桦竹”,受到国内外的赞赏。

——张守仁:《谛听历史的脚步声——读〈管桦文集〉有感》,《管桦纪念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可以说管桦是一个有成就、有影响的诗人、作家、画家,他多才多艺,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不在于此,而是他的思想和性格,言论和行动,为人和品德,让人喜欢与他交往、交谈。1979年,茅盾老知道他在认真筛选后,编出《管桦中短篇小说集》时,有说不出的高兴,亲自给他题写书名,一下写了三条,让他选一条满意的用。茅盾老如此厚爱管桦,这在文坛中尚是不多见的。著名的老诗人艾青,曾在管桦的一幅墨竹上题了这样几行字:“我喜欢管桦的诗,也喜欢管桦的画,无论他的诗和画,都给人以豪爽的感觉——这正是他的性格。”“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我爱其人。”“我爱其人”四个大字,道出了一切喜欢和管桦相交的朋友们的共同心声。管桦在《我的政协委员朋友们》一文中,写启功老见他在小组发言激动起来时,赶忙坐到他身边,握着他的手,提醒他注意身体,不要激动,那情那景,有多么动人!启功老兄长般的温和亲切之举,胜过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语言,那才是感情的融合、真情的展露、灵魂的相撞呢!

——王维玲:《管桦其人其书其画》,《管桦作品评论集》中册,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四、作品评价

管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更是一位资深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小英雄雨来》深受全国少年儿童喜爱,这部小说一直热销,不断再版,成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精品力作,小英雄雨来在全国亿万少年儿童心目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偶像。

——张金池:《管桦创作〈小英雄雨来〉的前后》,《履痕》,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在解放区作家群中,管桦是一位在解放区锻炼成长,经历了革命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作家。十八岁那年,他面对农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揭竿而起的热烈场景,怀着一颗淳朴的爱国心,投身革命。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曾随八路军转战于长城内外,曾同战士们一起怒吼着向敌人冲锋,也曾体验到为祖国而战的战斗生活,有着不可言说的壮美。战争的经历,生活的感悟,为他奠定了创作的基础,他所写的反映冀东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事迹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辛俊地》等,享誉文坛,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腾飞而英勇奋斗。

——赵朕:《管桦小说创作散论》,《管桦纪念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我读初中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读过管桦先生的小说(那时题为《雨来没有死》);若干年后我作为语文教师教中学的时候,又一次教过这则教材(已改题为《小英雄雨来》);再后来我在大学里教文学课的时候,也曾举过这篇小说为例。我认为,这篇小说绝不是一般性的故事,而首先是文学。内容中对当年孩子(雨来)的性格描写,对这个孩子的母亲、女教师的心理拓展和行为渲染,都有生动的、凝重的文学能量。

管桦先生的许多作品,都是生动的、凝重的。文如其人,信夫!

——毛志成:《管桦先生简识》,《管桦纪念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五、关于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整个小说的关键,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可以说一部小说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塑造出了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可能有原型,但往往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有很多种: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表现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描绘,也可以侧面烘托。

人物的思想性格是通过一系列事件表现出来的,这些按照一定的时空次序和因果关系精心组织起来的具有连贯性的事件,就形成作品的情节。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指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的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展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等;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山川风光、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季节特点、气候变化等等)的描绘,其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等。

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容量的大小,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几种;按题材,可以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等多种。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小说作品时,对理解其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都有帮助。

【要点提示】

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小英雄雨来》的一个关键词,作者曾说:“无论是我写小说《小英雄雨来》、和别人共同创作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和《我们的田野》,还是画竹子、写诗歌,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创作的主题。”在日军的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奴役我善良人民的艰难时世,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不计其数的少年儿童也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来,并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小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用坚定的意志,用机智和勇敢,诠释了爱国的内涵。

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具有点睛意义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不知感动和激励了多少人。亲爱的少年朋友们,相信读了《小英雄雨来》,你一定也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你能认真学习革命历史,珍爱英雄并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好好学习、增强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

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小英雄雨来》结构严谨、情节紧凑,擅用伏笔、照应、反复等手法,是迷人的精品佳作。其所塑造的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主人公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画廊中的经典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作品文笔简洁明快,语言自然流畅。鲜活的方言土语的运用,使作品生气盎然。优美的田园风光描绘和自然景物描写,不仅使英雄们的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烘托了大好河山不容强敌侵占的主题,也使得故事的进展张弛有度,使人物的心理能得以更好表现。

所有这些都使得作品具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小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仔细体会上述几个方面,并把你的心得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分享。

【学习思考】

一、读了《小英雄雨来》,请把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讲给同学、家长或老师听一听,也可以和他们分享你读后的收获、思考和感悟。

二、《小英雄雨来》中塑造了雨来、铁头、雨来妈妈、杜绍英等英雄人物以及扁鼻子军官、孙大瘤子、山田大佐等反面人物形象,请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并在作品中找出描写这些特征的情节或句子、段落。你也可以为每个人物制作一份档案册。

三、《小英雄雨来》中有不少优美的自然风光描写和方言用语,请画出一些这样的段落、语句或语词,体会其作用和妙处。

四、本书开头部分收录的《抗日根据地孩子们的缩影——谈〈小英雄雨来〉的创作》一文及“拓展阅读”部分收录的几篇作品,可与《小英雄雨来》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请试着说说,读过这些作品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可以从加深了对《小英雄雨来》的理解、爱国主义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同表现等角度切入。

五、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中,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除了《小英雄雨来》,你还读过哪些类似的作品?你可以找来《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鸡毛信》等作品进一步阅读,并把你读到的小英雄的故事及你的感悟、思考讲给同学、师长听听。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吕慧凤、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陈建宾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