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创意产品的认知
(一)文旅创意产品的概念
文旅创意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不同,包含了旅游、文化、创意三者的概念,它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同时又具有旅游纪念意义。结合旅游地的民间艺术特色和自然景观优势,运用地域特色的材料和工艺手法,以旅游地文化资源为核心,基于文化与创意原则与方法,运用数字化的科学处理方法,进行创意产品的设计。
如今文旅创意产品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创意产品的概念,更多的专注于将许多现代流行文化和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元素地的文化相互融合,可以在继承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抑或利用技术能力增添产品的使用功能,多元化的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文旅创意产品的定义主要强调了地域性、文化性、创新性和其开发价值,这些特征也是文旅创意产品与普通的旅游商品主要差异之处。以上分析,文旅创意产品可以被定义为:能够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具有一定的使用和欣赏价值的、有较强的文化传播功能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旅行和生活中一些常用物品,结合模式、技术、形状使产品增加实用性和传播性。
(二)文旅创意产品的特性
(1)文化隐喻性。游客所需求的知识,一般的旅游产品和普通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愿望,因此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文旅创意产品的整合与开发,有利于加强旅游开发,保护并发扬文化资源,促进地方旅游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文化的传播与展示也需要合适的载体网,这种文化性包含的内容是复杂的,比如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地域文化、景区内存在的具体某一类的文化资源或抽象文化资源以及游客体验学习后的感受和心情等各种文化活动,他们共同组成了产品的文化性。它既能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又能增强区域的文化背景。
(2)实用性。设计造物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原则表达了对造物思想的溯源。针对消费者需求,文化创意产品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的先决条件。设计产品要贴近生活,用最日常的生活行为感受文化内涵,满足生活中功能需求也满足精神需求,以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
(3)纪念性。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旅游商品,往往以纪念品和礼品的形式出现。游客来到一个城市会先到这个城市的著名旅游景点游览,结束后大多数人会选择购买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产品来留住这段回忆,因此纪念性也是文旅创意产品的主要特征,通过纪念性的特征来吸引游客消费,自然而然地将文化元素融入人们生活中。
(4)趣味性。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创产品如何才能吸引游客并购买,除了文化资源的特色性,如何开发和创新将充满距离感的文化带到消费者面前,产品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于“拿来主义”了,一个有趣的产品会激发购买者的消费欲望,造型、功能、创意等各个方面的设计开发都应考虑趣味性,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5)绿色环保性。文创产品的绿色环保性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产品的开发不仅需要考虑人的需求,也必须要重视自然的因素,回归造物根源的初衷。尽量减少暂时性需求的产品,能满足标准化、批量化,同时满足产品在生活中的使用效率。现代社会潮流元素更迭速度快,设计风格、元素等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应只迎合一时的潮流,文创产品才具有长久的使用性,真正做到可持续。
(三)文旅创意产品的类型
(1)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指向,文旅产品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休闲型文旅产品。适应精神放松需求的休闲型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北京的胡同文化旅游,这类产品的功能是适应旅游者脱离原有“固定的”生活环境和“程式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第二,奇异型文旅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好奇心的奇异型文化旅游产品,比如美国大峡谷旅游胜地,这类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对新鲜事物、特殊人文景观的兴趣,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文化题材,如奇风异俗、奇闻逸事、奇人奇物进行展示。
第三,修学文旅产品。满足旅游者求知、学习需求的修学文化旅游产品,这种文化旅游产品是以学习、研究某一项专题文化为目的的文化旅游类型,旅游者希望以此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修学文化旅游的动机是出于文化求知,通过丰富和拓展知识层面,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的文化需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第四,理想型文旅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憧憬和追求的理想型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者的异地文化憧憬基于远距离的审美联想情感,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文化上的。
第五,发展型文旅产品。满足发现自我潜能、挑战“文化极限”的发展型文化旅游产品,这类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文化旅游考察、体验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生活文化,增加新的阅历,形成新的思想,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
(2)根据不同的景区类型,景区文化背景也不同,所面向的人群不同,因此景区对文创产品的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异,文旅创意产品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第一,纪念伴手礼类:纪念性产品是见证旅游景区特点和游客的旅游经历的物品,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纪念性,中国人也会有带礼物给家人和朋友的传统,也具有礼品性,这些能代表游客的旅行回忆和心意。
第二,家居生活用品类:是消费者在旅行和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但依然有旅游地特色,方便、舒适、美观。使游客在旅行活动或平时生活中随时能够用得到,除了纪念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功能,比如手机壳、充电宝、水杯、笔筒、雨伞以及一些家居布艺产品等。
第三,文具挂件类:主要包括一些小巧精致的文具产品和配饰品等,具有美观、趣味的特点。比如文具包括书签、回形针、手账贴纸等;配饰挂件包括钥匙扣、背包挂件等;饰品、服装也可以包含其中。
第四,书籍装帧类:主要包括符合景区文化的书籍装帧,比如笔记本;或者景区内具有文学性、学习性的历史文学书籍;或者旅游地的游览资料,如地图手册等。
第五,特产食品类:一般是一个地方的具有代表性的,被人口口相传的食品。
(四)文旅创意产品的开发价值
产品设计的设计价值其实就是产品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通过创新设计来丰富、改善人的生活。随着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行为,购买纪念品也是旅游行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一个文旅创意产品的价值并不是存在于设计文创产品本身,单一的一件文创品很难判断其价值,只有相对于游客或整个景区甚至是整个地域时,在相互作用下,才能确定是否有价值。
对于游客来说,从旅游目的地带走产品,或赠送亲友,或留作纪念记录美好回忆,抑或被某一种文化形态所吸引等,这就是客体产品对于主体游客发挥其价值的体现;对于景区甚至地域来说,好的文旅创意产品就是一座城市的缩影,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传播功能,好的产品走出景区,吸引更多的人们了解当地文化与风俗,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这即是客体产品对于主体景区及地域发挥其价值的体现。
(五)旅游景区与旅游文创产业的相互作用
设计师要做的,是不断创造新的传统,新的传统才符合新的时代需求。我们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崇洋媚外。优秀的文化基因不能因为它晦涩难懂就将其摒弃,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因此,将文化资源基于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创意设计,将其文化转化为创意并用以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文创产业,使其焕然一新,也能够丰富当地的旅游产业。
(1)景区文化丰富了地域文化产业。景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景区所在地一同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和沉淀。文化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也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增加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特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体现了民族认同。
(2)旅游文创产业对景区文化进行价值解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所在地的文化能否得到外来游客的喜爱是当地旅游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当多的传统文化依旧停留在精致文化,然而传统文化如果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脱离精致文化,通过再创造增加其新的价值意义,走进大众文化,使其更加接地气,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来当地游览,同时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更有兴趣地去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
互联网信息时代,距离不再是问题,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国内民众纷纷簇拥,本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国内本土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受到了阻碍,如何将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传播文化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