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痴狂,不疯魔,不成活

梦想痴狂,不疯魔,不成活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梦想的追寻就从未停止过,但追逐梦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少人在追梦的路上,因为永无止境的奔波和折磨而退却。而那些为梦想痴狂的人,却秉着“不疯魔,不成活”的心态和意志,熬过困境,经受住考验,最终完美地实现了梦想。

褚时健74岁那年,因为严重的糖尿病问题,被保外就医。在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后,他便带着妻子进驻云南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荒田,决心开始种植橙子。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甚至有人觉得,一个刚从监狱里出来,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还要有一番作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他和妻子二人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果园。为了解决灌溉问题,褚时健经常身穿破圆领衫,戴着草帽,穿着拖鞋,翻越几个山头寻找水源;为了解决果子挂不住的问题、果子味道淡的问题,他购买了大量的关于果树种植的书,经常看书学习到凌晨三四点。经过反复地尝试和试验,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褚时健的极品冰糖脐橙种植成功,被称为“褚橙”,而他也因此荣获了“中国橙王”的称号。

种橙子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是一件十分考验人眼力、耐力和魄力的事情。谁能想到,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凭着一股如痴如狂的拼劲居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褚时健却做到了。他几年如一日地忘我努力,使他经历了低谷期后又一次重新站上了人生巅峰。正如褚时健所说:“我一辈子都要干事,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沉淀和积累的过程。竭尽全力几近痴狂地去做,相信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追逐梦想的人。

对梦想的狂热,是一种极度热情和几近执迷的态度。有着这样态度的人,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认真、持续地去做,尝试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便身边的人对自己对梦想充满质疑和怀疑,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动摇,反而会更加点燃他们对梦想的狂热之心,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执着和不懈努力,向世人证明自己一定会成功。

古往今来,凡是有一番大作为的人,不乏疯魔者,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一头扎进去,然后沉浸其中。

杨丽萍是中国舞蹈艺术家,因“孔雀舞”被大众所熟知。人们都知道杨丽萍的辉煌,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为了练习孔雀舞在舞台后花了多少工夫、做出了多少牺牲。

杨丽萍从小就喜欢舞蹈,由于家境不好,她没有机会去专业的舞蹈学校进行专业的训练,但她却凭借着天赋,瞒着家人偷偷练习。

13岁那年,西双版纳州民族歌舞团到杨丽萍的家乡来招生,杨丽萍被录取,正式开启了她的舞蹈生涯。起初,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所以她的舞蹈和团里其他人相比,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入团的八年时间里,杨丽萍一直做舞蹈陪衬。直到有位舞蹈演员生病了,她才获得了登台表演《孔雀公主》的机会,并大获成功。但杨丽萍并未因此而放松自我,相反,她经常练功到深夜。

在28岁那年,由于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舞蹈《雀之灵》,其名声立刻传遍了海内外,杨丽萍一举成名,被评为当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一直以来,杨丽萍为了保持婀娜轻盈的身材,在美食面前,她选择了克制诱惑,体重一直都控制在90斤以内。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她在排练的时候,由于过于努力而发生意外,导致腿部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对于普通人来讲,伤筋动骨一百天,需要卧床静养。然而,杨丽萍却在手术恢复后又快速投入到舞蹈事业中去。

多少年过去了,杨丽萍依然保持着20岁时的坚韧,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活得“疯魔”,活得纯粹。

梦想之路道阻且长,在夺冠之前没有谁能不加练习就能快速冲向终点。那些像杨丽萍一样,能成功实现梦想的人,往往就是那些不跑偏、不放弃,将事业做到极致忘我,乃至接近痴狂的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要梦想成真,你的狂热程度决定了梦想实现的速度。你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才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梦想可以使人痴狂,是人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生乐趣的源泉。人应当为梦想而活,为梦想注入狂热。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