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其中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其中

自卑是追梦路上的大敌。我们会因为自卑而畏畏缩缩、束手束脚,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敢做。其实,自卑也没有那么可怕,毕竟当我们弱小时,自卑在所难免。相信很多自信的人,也曾有过自卑的时候。然而,当他们变得强大时,他们便不再自卑,而是变得越来越自信。所以,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在自卑当中。

与自卑相反的是自信。我们经常听人说要自信,也常常会因为自己不自信而懊恼不已。实际上,几乎人人都有过不自信的时候,严重一点就是自卑。那么,不自信或者自卑可耻吗?其实一点也不。有人认为,自信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且不去讨论自信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信往往和两件事挂钩,那就是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能力。

试想一下,当你在工作当中,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同事看不起时,你可能会产生自卑的情绪。但是,如果你能力非常强,在同事当中显得非常优秀,你还会自卑吗?应该不会。不但不会自卑,还会很自信。从这一点看,自信是以强大的能力为基础的。

当然,自信除了强大的能力之外,还得有强大的内心。假如你的内心非常强大,即便周围的人嘲笑你,你也不放在心上,依旧保持自信。但是,强大的内心需要时间、经历和见识等磨练出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拥有的。

想要走出自卑,拥有自信,可以从提升能力和让内心变得强大两个方面入手。不过,要让内心变得强大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提升能力则是立竿见影的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走出自卑情绪的一个快速的方法就是提升能力。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也会在时间和经历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你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俞敏洪在大学期间,经常沉溺在自卑的情绪当中。他经历了三次高考,最终考上了北大。在开学的那一天,他穿着朴素的衣服,用扁担挑着自己的生活用品来到宿舍,让其他舍友吃了一惊。俞敏洪知道自己闹了笑话,没有办法,他是农村的孩子,而自卑的情绪也从这里开始了。

一次,舍友在看书,俞敏洪问他看的什么书。当舍友说出书名以后,因为这本书和他们系学习的内容关系不大,俞敏洪便感到奇怪,问舍友看这种书干什么。这时,舍友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让他非常难受。在游泳课上,俞敏洪的游泳姿势逗得老师哈哈大笑。这种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情况,让俞敏洪更加自卑了。

俞敏洪一直沉溺在自卑的情绪中没有走出来,所以他的大学时光基本上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他没有参加过活动,也不敢去竞选学生干部,为了避免失败后丢面子,他什么都不敢做。后来,他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经历,觉得丢了几年的美好时光。

俞敏洪从北大毕业后,创办了新东方,成为知名度非常高的校长。他早已克服了自卑,变得自信起来。其实,正是因为能力的提升,让他做出了成绩,也自然而然地变得自信了。

俞敏洪在大学期间,因为自卑什么都不敢做,这是导致他长期沉溺于自卑的主要原因。而他从大学毕业以后,积极做事,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变得自信起来。因此,我们在有自卑的情绪时,不必懊恼,也不要害怕,去做事,去勇敢提升自己即可。

做事能够让我们抛开消极的情绪,同时也能够用做出来的成绩给自己更多的底气。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我们就会一点一点变得更加自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知识、能力、见识都在不断增长,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不知不觉间,自卑就会离我们远去,自信就会来到我们心中。

看看那些意气风发的成功人士,他们笑容满面,自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我们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自卑的痕迹。可是,他们很有可能经历过自卑,甚至可能曾经自卑了很长时间。不要把自卑看得太可怕,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过,勇敢去做事,去战胜自卑,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