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重建》简介
《乡土重建》这本书是由.费孝通著创作的,《乡土重建》共有68章节
1
总序 一个重读费孝通时代的开启
赵旭东[1] 2021年11月2日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的日子,作为一种纪念,也作为一种学术的传承,我们特别编订了...
2
目录
目 录 总序 一个重读费孝通时代的开启 ·选书缘由 ·费孝通的思想 ·费孝通的书写 ·费孝通的乡土观 ·费孝通的异域行走 ·田野作为方法 ·杂写的自由 中国社会...
3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任何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总难免流于空泛和偏执。空泛,因为中国具有这样长的历史和这样广的幅员,一切归纳出来的结论都有例外,都需要加以限度;偏执,因为当前的中国正在变...
4
乡村·市镇·都会
...
5
·相成相克的两种看法
对于中国乡村和都市的关系有相成和相克的两种看法: 从理论上说,乡村和都市本是相关的一体。乡村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它所出产的并不能全部自销,剩余下来的若堆积在已没...
6
·传统市镇并非生产基地
第一我们应当了解的是乡市的差别在中国并不是农工的差别。在传统经济中,我们的基本工业是分散的,在数量上讲,大部分是在乡村中,小农制和乡村工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配合有极...
7
·乡村靠不上都会
自从和西洋发生了密切的经济关系以来,在我们国土上又发生了一种和市镇不同的工商业社区,我们可称它作都会,以通商口岸作主体,包括其他以推销和生产现代商品为主的通都大...
8
·都市破产、乡村原始化的悲剧
自从现代交通纵贯南北的路线打通了由自然地形所划分的三大流域之后,南北朝的局面在今后历史上已不易有出现的机会。可是这都市和乡村间近百年来所累积的矛盾却终于暴露了一...
9
论城·市·镇
我觉得,我们对于城乡关系问题的讨论,已经到了对这有关的双方——城和乡——的性质在概念上应当作更进一步加以详细检讨的时候了。记得我最初写《乡村·市镇·都会》的那篇...
10
·人口与城乡
怎样的社区才能算是一个“城”?这问题是很不容易确切回答的。美国人口局规定2500人以上集居的社区称之为“城”city,以别于乡。凡是居民超过10万人,其中至少要...
11
·衙门围墙式的城
说到这里,我想把以上统称的“城”字予以较狭的定义了。我想把这字用来指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城”字本意是指包围在一个社区的防御工事,也即是城墙。如我上面所说的,实...
12
·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
乡村里农家经济自给性固然高,但并不是完全的,他们自身需要交换,而且有若干消费品依赖于外来的供给,这里发生了乡村里的商业活动,在这活动上另外发生了一种使人口聚集的...
13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
14
·崩溃之谜
“中国似乎是一切原则的例外”——的确,中国在现代西洋人,或是熟习西洋观念的人,看来多少是个谜。譬如说目前的经济,已经有过不少人预测说,总崩溃就在眼前了;可是一关...
15
·小农经济的坚韧
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个并存排列在无数村子里的独立小农。在小农之间很少分工。大家种同样的作物,大家从他自己的土地上得到各人生活上基本需要的粮食。邻舍如果病了,...
16
·天灾和逃荒
这种小农经济里会不会生产停顿的呢?——会的。什么时候会停顿呢?——遭到了灾。我们说话时“灾”字之下常连着个“荒”字。荒是指农业生产的停顿,灾是指土地无法耕种的情...
17
·排斥了救济的瘫痪
在救济事业的发达下,上述那种逃荒的现象可不致大规模地发生了,去年湘桂的灾荒情形相当严重,如果不是发生在去年,很可能会引起历史性的混乱,但是去年正有着经常的救济机...
18
基层行政的僵化
...
19
·题前的话
自从政治效率问题被视作了中国是否还能得到国际尊重的关键后,朝野在不愉快的心情下对此似乎已有相当警惕。不论任何性质的政府,也不论政府有任何政策,如果让贪污和无能腐...
20
·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
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中国已有极长的历史。自从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以后,地方官吏在原则上都是由中央遣放的。而且在传统规律中曾有当地人避免做当地官吏的惯例。从表面上...
21
·由下而上的政治轨道
在这篇短论里我想着重的倒不是第一道防线,而是第二道防线。我们以往的政治一方面在精神上牢笼了政权,另一方面又在行政机构的范围上加以极严重的限制,那是把集权的中央悬...
22
·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
在上述那种行政机构中,无能不是个恶名,贪污也有个限度,行政效率根本不发生问题。和人民直接有关的公务,有着地方自治团体负责,而地方自治团体是人民自己经营的具体有关...
23
·政治双轨的拆除
问题的严重以致僵化是发生在保甲的人选上。保甲是执行上级机关命令的行政机构,同时却是合法的地方公务的执行者。这两种任务在传统结构中由三种人物分担:衙门里的差人,地...
24
再论双轨政治
上月我写了一篇《基层行政的僵化》,在《大公报》发表之后,半个月里我接到了若干相识的和不相识的朋友们的来信。秋来气候变得太激烈,旧疾时发,执笔维艰,未能一一答复,...
25
·批评者的论点
有一位朋友很率直地问我是否想做司马光。他说:“自历史言,保甲制固曾中衰,然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彼时交通不便,行政人员又未受训练,加以主其事者刚愎自用,所托非人,...
26
·民主和宪法
这两点,如我所发挥的意思说,我大体上有一部分是可以同意的。其实,先就第一点说,我在上次的论文中并没有否定中央权力加强的需要和趋势,更没有意思要重提皇权无为论。我...
27
·两橛还是双轨
传统中国给我们的遗产中所不足而必须向英美学习的并不是限制权力的需要,而是政治权力大可有为的现代情势中积极性防止它被滥用的有效机构。我们遗产中找得到“民为贵”的精...
28
·地方人才
关于绅士在传统政治里的功能曾引起另一位来信的朋友的责问: “我曾读过你在《观察》上发表的《论绅士》,所得的印象乃是此种人物系以卑颜屈膝之态度取得皇帝之怜惜;得免...
29
·提高行政效率重在地方
说到这里,我可以重提第一位朋友给我信中的第二点了。处于激速变迁中的社会是否需要个强有力的集权的中央政府?从表面上看去这个论调是很有理由的。我并不是个迷信“人民”...
30
·问题还存在
最后我想补充说明就是在传统结构中自下而上的轨道是脆弱的;利用无形的组织,绅士之间的社会关系,去防止权力的滥用,不但并不能限制皇权本身,而且并不是常常有效的。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