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则昃”

(九)“日中则昃”

《易·丰卦》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鉴于中华文明是一个契合“天道”、而进行“阴阳运动”的包容性的文明,[42]并且她一直在泽福广大人类;[43]所以从上述八点,我们便可推断:欧美文明及现代世界(包括现代中国),是她的“阳面”的延伸;若从传统视角来看,它们则是《易经》的阴阳运动的“脱轨之惯性”或“危险之阳亢”。如果人类社会还能继续存在下去的话,它就必须被纳入华夏的“正反合”(阴阳律)的轨道。《易经·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汤因比指出:“回归……是治疗我们这个病态世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不和谐返回到和谐……从阳回到阴。”“中国……是否能够成功地把传统的‘正题’与现代西方的‘反题’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能够使人类免于自我毁灭的‘综合题’?[44]

《系辞上》又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