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的根在中国

(二)西学的根在中国

近现代的“西学”或“显学”,即科学、逻辑和数学以及科技百科与相关知识,都不是智慧,而是工具(工具理性)。质言之,西学属于人作为智能生物的反克自然、改变环境的本能(“第二本能”,相对于人的动物本能而言),其特点是“双刃剑”:它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利器,又是人的灾祸与毁灭的缘由。为了避免后者和确保前者,必须用智慧来驾驭之,那就是“道的智慧”(和谐文化、和合智慧)。为什么在近现代,西学能够“单枪匹马、单刀直入和大显身手、大行其道呢?那是因为:从15世纪开始,世界联通,人们首次可以利用“全球性生态”作为其平衡条件与牺牲代价。然而,这仅是数百年的奇异景象而已!

西学不能单独存在于地球饱和、生态超限的不久将来,否则它就会倾覆星球家园。西学也不能单独存在于局囿国土、生老乡间的近代以前,否则它就会倾覆古人家园。往昔,人受制于地理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直接的生命攸关;在此情况下,由人为、人智所引起的自然的反弹或报复,都会直接否定其生存,因为那时不存在生态缓冲、回旋余地(不同于今天的世界联通、全球循环)。历史上,西学只能是在“道的智慧”下被开发、被利用,这就是中华文明及其创新与发展的文化机制。与此同时,在没有“道的智慧”的西方,它只能是将人的无限潜力加以禁锢或窒息,把它看作是人的固有愚蠢,对其进行“万古封存”。

西学的原创是在中国。它于近现代在西洋大放异彩需有三个条件:A.中国科技打通全球地理;B.四大发明促成了普遍交流;C.中国文化启蒙“现世精神”。

因此,近代以前的西方不存在西学,不存在同构于欧美文明的一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