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论“选天子”
2025年10月14日
(二)诸子百家论“选天子”
儒经《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信修睦,选贤与能。”其中的“选贤与能”,本当包括天子,例如尧舜之传贤美誉和汉儒之倡导禅国。正如波尔州立大学教授郑竹园所说:
民主:虽然现代民主政府发端于西欧,但民主思想或民权等也都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孙中山深受儒经之大同观所熏陶,故而提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许多中国古典学者都倾向于尧舜治世(公元前2356—公元前2255年)既是黄金时代,又是民主时代——人民推举他们为统治者,为人民而治理天下。[17]
除此之外,墨家也主张“选天子”,《墨子·尚同上篇》载,自君王到乡官均由选举产生,(白话译文)如下:
明白了天下所以大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贤能的人,立之为天子。立了天子之后,认为他的力量还不够,因而又选择天下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认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方异邦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别,还不能一一了解,所以又把天下划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已立,又认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们国内选择一些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行政长官。
文中所提“诸侯国君”,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封建贵族甚或奴隶制。实际上,诸子百家都已超越了阶级制度:孟子呼吁以“天爵”(道德修养)代替“人爵”(血统地位),《周礼》亦云:“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再者,上面墨子之文,字里行间,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普选之天子立于“万国”之上;这意味着什么呢?它就是超越了国家观或民族主义,而进达于天下观或世界主义。鉴于儒家在这方面既有完备的理论,又有成功的实践,汤因比主张,中国文化应该是医治今天“全球战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