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笑的风》随记

读《笑的风》随记

王安

作者简介:王安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原党委书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

聂震宁说,王蒙的作品可以翻着读,从哪里读你都会有收获。就是说王蒙的作品可以切割,这也是黄金的性质。于是笔者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以欣赏的心情徜徉于他的新作《笑的风》中。

第一章 春风飘扬 “喜”从天降

《葡萄仙子》

黎锦晖曲,作于1922年,最早发表于《小朋友》周刊上,一种长篇的故事歌,后称儿童歌舞剧。它讲述了葡萄仙子保护花园植物健康成长、果实大家分享的童话故事,符合今天绿色环保的理念。

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乃至于此。一念之美,何尝不如是乎?

傅大成面对自己的婚事自欺自解,一半是豁达,一半是阿Q,实出无奈。前句见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晕眩

大成起夜上厕所听到风的笑声,笑的风声,两眼发黑,大汗淋漓,天旋地转,呻吟一声,还惊动了同宿舍的同学问他怎么了。此后,他犯晕则生变,生变则失控,失控则麻烦至,麻烦至则喜忧参半,别有洞天,心急如火,风光旑旎,不能自已——这是他的命!

甜其甜而美其美

傅大成在没有回天之力的情况下妥协了,接受了与白甜美的婚姻,这似乎是傅、白日后离婚的重要原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科举”一样被重重打上了封建主义的标签,过去我们把不幸的婚姻归咎为封建主义和旧社会,其实没这么简单。不幸的婚姻也许永远会有,人的心魔难除,心魔是什么?小说在痛心疾首地追问!

第二章 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里秋千墙外道……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见苏轼《蝶恋花·春景》,大成借此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态,“墙里”与“墙外”、“多情”与“无情”融入了多少人生的况味!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见苏轼《前赤壁赋》,傅大成借此想说明白甜美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力量与风景,有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的融合,绝对不能小觑。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见《尚书·虞夏传·卿云歌》,神圣、恢弘、豪迈与希望!大成虽有不安与忧愁,但他努力开拓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见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喟叹!有为,无为;修齐治平,豁然开朗;建功立业,功遂身退。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窾坎镗鞳于这伟大的喟叹之中!

老有所终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见西汉戴圣编《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崇尚世界大同,与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何其相似!

安分

大成在Z城躲完了、冷完了自己的家属,又千方百计盼家眷、迎家眷、接家眷。他用自己熟悉的文学典籍和人物说服并感动了自己,体会到每个人只是他或她唯一的自己,这就叫安分。

第三章 暖和的小家家

晏殊

生卒年:991年—1055年,享年64岁,字同叔,芜州临川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晏几道

生卒年:1038年—1110年,享年72岁,字叔原,晏殊之子,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这对父子一个经略天下,一个醉卧花丛。经略天下也好,醉卧花丛也罢,最终能让他俩青史留名,并获得人生价值的都是诗词。

大仲马

生卒年:1802年—1870年,享年68岁,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小仲马

生卒年:1824年—1895年,享年71岁,大仲马之子,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茶花女》。小仲马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的私生子。

第四章 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两本菜谱

“文革”中,《中华名菜谱》和《大众食堂菜谱》受到欢迎。

手抄小说

“文革”时期,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八个样板戏和一本小说《艳阳天》外无戏可看,无书可读,手抄小说应运而生。

第五章 啊!北京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门德尔松最成熟的器乐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初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及个人的创作特征,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玛丽诺之歌》

苏联电影《蜻蜓姑娘》插曲,特点是遇到歌曲里的衬词曲段,飞速唱出“阿吧嘚儿哩嘚儿哩嘚儿哩嘚儿哩嘚儿哩嘚儿哩嘚儿哩呆啦……”宣泄青春和苏维埃工人阶级的幸福感、获得感、优越感。

《哈萨克圆舞曲》

哈萨克共和国人民演员哈丽玛·纳塞洛娃在1952年访华演出时演唱过:“红场上,歌声震荡,红旗飘扬,永远照耀大地,灿烂星光,哈哈哈哈,小河的水,流向大海,我也同样向往,永远永远永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气势如虎如虹!

第六章 患病见真情

《二心集·宣传与做戏》

《二心集》是鲁迅1930—1931两年间的杂文结集。《宣传与做戏》最初发表于1931年11月20日《北斗》第一卷第三期上,署名冬华。茅盾在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的大会上评价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匕首”“投枪”,指鲁迅杂文。走遍俄罗斯大地,看不到一双美丽女人的脚板。

出自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体现了一部分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

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

见明唐伯虎《咏纤足俳歌》:“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从俄罗斯到中国,从普希金到唐伯虎,女人的脚板吸引着文学家的目光!文学是一种生命现象,此言不虚。

第七章 一曲温柔《乡恋》痴

《乡恋》

1980年年初电视片《三峡的传说》的插曲,由李谷一演唱,中央电视台1983年央视春晚播出后风靡全国,也带来争议,有警惕防范的质疑与欢呼雀跃的新潮汹涌,新时期文艺一路走来,起起伏伏,说来话长。

《彩云追月》

见于清代,是著名的粤音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我的太阳》

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拿波里)歌曲,广为流传,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的代表作,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拿波里方言演唱。

第八章 嘛事儿啊,他妹子

《红楼梦》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开故事。毛泽东主席在《十大关系》中把《红楼梦》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20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见《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相爱的人携手变老,爱情佳话,实现并不容易。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见汉佚名《汉乐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塌下来,我才敢离开你,一首情歌,一个女子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

第九章 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见《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歌颂劳动与爱情。傅大成、杜小鹃自北京一别三年后上海重逢,却有“三秋不见,只如一日兮!”的感觉,有缘之人。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见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我到时收割)……”,杜小鹃咏之以表达自己的期待。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见《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傅大成咏之以表达对杜小鹃的另一番道理猜不透。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见《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为了简约地表达。诚如苏轼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傅大成、杜小鹃进行了一番“火星与仙女”般的对话,既遥远,又切近。杜小鹃引“亚圣”之言,竟是为了送大成一副自己织的蹩脚的手套,其情殷殷。

1+1(仍然是)=1

傅大成、杜小鹃上海重逢,一段数字的表达耐人寻味:

5:文学活动的天数;120:文学活动的小时数,日程紧凑;36:与会人数;

28:工作人员;64:36与28之和;2:傅、杜感觉是双人活动,双就是2;2:2就是双;2>l:双比单好;2<3:双比散(3)好,比多好;2:心里只有二人传;62:其他人成陪衬;1+1=2:傅加杜,一男加一女;1+1(仍然是)=1:情投意合,合二而一。

福建的一个同志说,最美的文学是数学,最美的诗是数学!诚哉斯言。

第十章 火星、仙女、窑子货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见唐卢延让《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此话虽道出了写作人的甘苦,却不足为训,重要的是把饼吃下去,而不是怎么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见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岳飞、陆游、文天祥、方志敏等无数仁人志士都留下了爱国主义的篇章激励中华民族的子孙。

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

见唐杜牧《七绝·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与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大诗人尚且如此,莫非落魄、酒、梦、青楼乃“文房四宝”乎?

一见短袖子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

见鲁迅《而已集·小杂感》:“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飞跃。”鲁迅先生剖析国民的劣根性一针见血。

第十一章 只不过是想念你

《未了想念情》

阿凤是唱着她最痛恨的爸爸的先情人、后妻子,再后是前妻的杜小鹃的诗走红的,大成想不明白这是谁的构思,谁的导演,谁的脚本,谁的指挥?阿凤解释说“红了它,也就是解构了它”,然后咯咯大笑,女儿看得开。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见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怀旧》:“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政治上生不逢时,文学上独树一帜,后主之命也!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出自《圣经·罗马书》,它出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语上。十分沉重的一句话,似谶语,似暗示,似诅咒,似呼天抢地,出现在小鹃诗中绝非偶然。

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

西柏林举行艺术节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1979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由西柏林艺术节有限公司举办,通过艺术进行“对话”。过去西方人总以为耶路撒冷、雅典或者罗马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受这一中心所支配,现在他们的看法有所改变。中国作家代表团应邀出席了1985年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并出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第十二章 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四国占领 两区分治

四国占领: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正式声明把德国分成4个部分,东区归苏、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即四国占领。两区分治:“大柏林”区由四国共同占领,城市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即两区分治。

第十三章 洲际饭店梦幻曲

《灯光》

苏联歌曲,伊萨柯夫斯基作词,马特维·勃兰特尔作曲。它最出色的构思是捕捉到了“灯光”这一富有诗情的意象。“灯光”不仅是爱情、平安、幸福的象征,而且它把前线和后方联结起来,后方的“灯光”一直照耀着、温暖着前方战士的心,直到最后胜利。

《梦幻曲》

即《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为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莉莉·玛莲》

这首歌原题《路灯下的女孩》,后来以《莉莉·玛莲》驰名。此歌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交战国双方所喜爱,甚至出现了轴心国和同盟国士兵在战壕里同时哼唱此歌的场景,这些在法斯宾德1981年执导的影片《莉莉·玛莲》中都有所表现。

第十四章 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湿婆大神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湿婆的性别并不固定。

《二十夜问》

印度神话《二十夜问》原名《红颜月》,意思是月的颜色热红得像少女的脸一样,它是一部较大故事书《乳海的旋搅》第十六部分。

第十五章 枪杀了也是爱了

考涅楚克 客里空

考涅楚克(1905—1972),享年67岁,苏联剧作家。

客里空是考涅楚克卫国战争期间著名剧作《前线》中的一个角色,此剧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剧中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将军,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有功劳,对党忠诚,打仗勇敢,但故步自封,骄傲自大。另一个人物是脱离实际,靠捕风捉影甚至编造事实来写报道的记者客里空。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快乐的风》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一部,1936年苏联将其搬上银幕。

《快乐的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影片主题曲,又译《风之歌》,热情颂扬少年男主角勇敢、坚强、不畏风险的探索精神。歌词健康明朗,与小说《笑的风》追求一致。

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最后一句,我们大家都可以站出来为它作证。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见鲁迅《华盖集》,亦见《茅盾散文集·鲁迅论》,窃以为鲁迅所说正是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所追求的目标。

第十六章 离婚过堂

包公(包拯)

生卒年:999年—1062年,享年63岁,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之名。

《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全剧书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

第十七章 拳打脚踢目标清

李清照

生卒年:约1084年—1155年,享年71岁,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朱淑真

生卒年:约1135年—1180年,享年45岁,号幽栖居士,祖籍安徽歙州(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管道升

生卒年:1262年—1319年,享年57岁,字仲姬,浙江德清茅山(今浙江干山镇茅山村)人,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作家。

柳如是

生卒年:1618年—1664年,享年46岁,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女诗人。

林徽因

生卒年:1904年—1955年,享年51岁,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中国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第十八章 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美丽的贾奈》

哈萨克流传六百年的民歌,“贾奈”就是“佳人”,伊万诺夫唱起民歌,得到妻子谅解,领回儿子,心情愉快。

第十九章 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马勒

生卒年:1860年—1911年,享年51岁,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

《多瑙河之波》

罗马尼亚作曲家扬·伊万诺维奇于1880年创作《多瑙河之波圆舞曲》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声乐曲等。本曲曾在1889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作曲奖。

《沃尔塔瓦河》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最著名的一首,它的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第二十章 快意咏新歌

黎锦熙 黎锦光

黎锦熙(1890—1978),享年88岁,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氏八骏”排行大哥,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历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黎锦光(1907—1993),享年86岁,湖南湘潭人,著名音乐家,曾任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任首席指挥。作品有《夜来香》《采槟榔》及《送我一枝玫瑰花》等。

《浮躁》

陕西小说大家贾平凹写出的商州系列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

第二十一章 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孔子

生卒年:前551年—前479年,享年72岁,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苏格拉底

生卒年:前469年—前399年,享年70岁,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之后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圣经》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不只是一本书,可以说是一套丛书,其中有长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期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旧约》是犹太教的《圣经》,《新约》是基督教的《圣经》。

第二十二章 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善作者不必善成

说是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更多人说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见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傅大成感到了爱情的危机,但不想归咎于谁。

言不必行,行不必果。

见《孟子·离娄章句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第二十三章 至人无梦

李耳(老子)

春秋陈国苦县(今河南陈州)人,生卒年月失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长期在东周洛阳担任周朝守藏史,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虚心实腹、不与人争。他的代表作《道德经》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第二十四章 神童现身满乾坤

《天伦》

电影《天伦》主题歌,钟石根词,黄自曲,郎毓秀演唱。其中歌词“人皆有母,翳我独无。”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尔有母遗,翳我独无。”杜小鹃与儿子及其家人团聚,又做奶油炸糕,又学唱老歌《天伦》,奶奶之情、嬷嬷之心凸显。

第二十五章 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四铭先生

1924年鲁迅先生发表了小说《肥皂》,通过主人公四铭先生见孝女、买肥皂的事件,以及由肥皂掀起的家庭风波,戳穿了封建复古派关心世道人心、国家命运的画皮,把他们的反动本质和肮脏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二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

仁者寿,智者乐。

见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夫子说什么都那么合情合理,想得周到。悲剧庄严,喜剧智慧,悲剧之后是喜剧、闹剧、滑稽剧,是洋相百出。只要不是丑剧,都值得一写。

田园将芜胡不归

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田园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傅大成杜小鹃的婚姻也面临田园将芜之势,大成心生去意——离婚。

第二十七章 玉堂春暖餐厅

爱妻主义

广州白天鹅酒店玉堂春暖餐厅傅、杜告别之地,双方没有怨怼,有表演成分但绝非表演,不否既往,不避问题,堪称文明分手。小娟让大成说说他的爱妻主义,大成说:“妻是什么,是母亲,也是女儿,是老板,也是打工妹,是天使,也是妖精、狐狸精,是白骨精也行,妻是你的诸葛亮军师,也是你的办事员、跟班儿、丫鬟。是天使,是女神,是女仙,是护士,是救命的菩萨,是保镖,也是肉肉,张贤亮老哥写过的,宁夏农村,情郎管他的女子叫肉肉,女子管她的情郎叫狗狗。张贤亮老哥安息!人民的语言是多么贴切鲜活。人民万岁,妻子万岁!妻是鱼的水,是花的土,是云的天空,是雨的云朵,是笑容也是眼泪,是笑的风,是闹的风,是忍耐的小草,是沉默的羔羊,也是——对不起,是人体炸弹!是路,是地面,是雷达,是方向盘,是感受报警器,是地震还是各式各样,也就是什么都能,什么都是!”

这是大成的肺腑之言,是诗、是词、是曲,是宣言,是檄文,是眼泪,是段子,是起诉书,是郭老历史剧《屈原》中的雷电颂!

热笑与冷笑

傅、杜吃分手宴,杜小鹃心有不甘地表示还爱傅大成,大成笑了,热笑百分之六十九,冷笑百分之三十一。两个百分比幽默、真实、诚恳,离婚离到这份儿上也值了。

第二十八章 金丝雀与外语桥

《老黑奴》

美国歌曲,福斯特作曲,大成哼唱汉语歌词,小鹃用英文接着唱,然后又是大成的汉语歌词。大成与小鹃视频通话,说着马三立的“逗你玩”,想起福斯特的《老黑奴》,还能交互哼唱。别忘了这是离婚后,难得。

当生命的冬日来到

当生命中的冬日来到,我们无法要求春天回归;当白雪盖住我们额头的皱纹,爱情也许能回来,但那个人已经不在。

2018年2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杜小鹃用英文在视频通话中给大成背诵爱情小诗,充满感伤。

有生之年,仍然要你。

大成引用了一句英文诗:“Keep wanting you till I die(有生之年,仍然要你).”人散曲未终。

除夕夜话

杜小鹃说:“Marriage is not that important anymore.”(婚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又重复了一句“Love you”,大成用俄语说出了同样的意思“Ятебялюблю”。傅大成、杜小鹃的除夕夜话,互相问安,讲了许多鸡毛蒜皮,加进了英语、俄语,尴尬风流之谓也。

伴伴

金丝雀伴伴被放飞,不走,宁自飞回笼子,小眼睛盯着大成好像怕他掉泪。这是亲人的感觉。

南山有个大肥羊

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大肥羊,你吃肉来我吃肠……

傅大成与金丝雀对话,竟然听懂了鸟语,于是想到了懂鸟语的孔子的女婿公冶长,于是有了这首打油诗、顺口溜,土洋结合,泪尽则喜,顺其自然吧。

外语桥

傅大成、杜小鹃晚年离婚后建立了自己的“外语角”“外语平台”“外语桥”,像是两位围棋国手九段,偏偏选择下了一盘五子棋,游戏性超过了竞技性。虽颇多无奈与空洞,却不失善良、修养与礼貌。

第二十九章 不哭

圣人抱一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见老子《道德经·二十二章》,释义:“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唯有不争的处世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道家的思想可以当茶饮,不能当饭吃,真正能当饭吃的还是儒家的修齐治平,儒道互补是中华文化的优势所在。

悲从心来

小说最后一章最后一句写大成用五笔字型打“悲从心来”,可出来的是“春情”二字。何则?越舒服您越危险,印度教男女交合的祝祷竟然是呼唤湿婆大神用雷电要了他们的小命(医学上有腹上死一说),一切获得都有失落,一切发展成长都有代价!

《跋》

出小说的黄金年代

这是《跋》的题目,王蒙先生不负时代,他有五部著作从总体把握上写新中国的历史——《季节》系列+《青狐》(它是季节系列的延伸)、《自传》三部曲、《中国天机》、《闷与狂》和《笑的风》,各自机理不同,跨度亦有差别。它们脱去了青春万岁时期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更欣赏狄更斯式的表达。

耄耋加饕餮之力

“用你的魂灵肉体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给我写下去!”这是小说人在《跋》里说的一句自勉的话,令人感动。《笑的风》就是耄耋加饕餮之作,它具有原生性,像原始森林一样万木葱茏,有动物有植物有阳光有阴霾有希望有危险有珍惜有忘却有如歌如诗有如泣如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小说已经独立,它要自由地行走,无人能禁,对不起!我想说,王蒙先生您也管不了了!您说了也不算数!说不定哪位读者说的令您拍案称奇或错愕不已也没准儿,这就是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