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格
浦城剪纸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浦城剪纸的造型不受物象真实形象和时空的影响,赋予花样更多的主观想象,追求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剪刻花样时既抓住物象特征,又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艺人在创作时要大胆舍弃次要部分,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使主体突出,一目了然。
浦城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是抓住对象的特征或便于装饰的因素,进行夸张变形,并对形和线进行必要的加工、归纳。如人物的造型,先是对五官的处理,眉、眼、鼻、嘴间的线连接自然,眼睛夸大,鼻子从简,嘴巴概括。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等还可以进行局部性的刻画,人物形体一般较正常人体稍矮,极像古代人物画,不仅表现出作品的敦厚有力,还能体现出劳动人民健美的气质,有时也根据画面内容需要安排人体比例,有时按装饰法则变形,也就产生了浦城民间剪纸的装饰性。
传统剪纸是一种程式性比较强的造型艺术。在浦城流传的民间剪纸中,人物、花草、动物、场景的造型几乎都有较固定的程式,这些造型程式是民众长时期的欣赏习惯慢慢形成的,虽然有些脸谱化、定型化,但其夸张的造型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处理,体现出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
1.构图特征
在构图上,浦城剪纸不考虑物象之间的时空、比例和透视关系,主要根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平面并置、有机组合的手法。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隔物换景”的形式。由于造型夸张变形的需要,艺人较多运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
浦城剪纸构图追求完整及饱满,图形与装饰对象相似,多为方圆形。传统的浦城剪纸一般由民间艺人创造,他们不用画稿,随想随剪,或者利用纸张对折、角折、圆折等技巧,一次剪成对称均匀的图案,在构图上以方形、圆形为主,此外还有菱形或不等边形等。
浦城剪纸作品在构图上大多用平视或俯视的方法处理画面,很少用仰视的角度来处理构图。在艺术构思上趋向理想化状态。往往打破固定的时空限制和构思层次,在一个平面化的整体布局中,留下供人想象的空间。每个进入画面的景和物都是装饰画面、烘托气氛、增加情趣的重要因素。主体人物的表现,是以人物的情感动势作为表现中心,所以主体人物的轮廓用线较为粗壮,成为画面第一层次,而其他景物则根据不同情况相对细一些,形成前后两个层次分明的画面关系,创造出丰满的整体艺术形象。
2.纹样特征
浦城剪纸内容丰富,花样繁多,每幅作品都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纹样符号,如圆点纹、月牙纹、锯齿纹、金钱纹、回字纹等。有些是单纯的几何纹样,有些则富有传统文化印迹和象征意味。这些纹样符号反复出现,相互映衬,使画面的装饰及描述语言更加丰富,产生活泼生动视觉变化。
3.线条特征
浦城民间剪纸同其他姐妹艺术一样都很讲究线条,它的用线常见的有:规整均齐的、挺拔结实的、粗犷健硕的、圆润流畅的等等,但是这些不同的线条,都脱离不开“曲”“直”两类。曲线在物性上表现为肉、肥、厚、动、力;直线在物性上则表现为骨、瘦、薄、静、挺。创作者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具体物象表现,灵活把握和运用曲、直线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