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原子炸弹

9 原子炸弹

火药本是药,无意成燃料。

引发原子弹,炸过日本岛。

一落十万命,有哭亦有笑。

全球共瞩目,控核最重要。

从中国发明火药,到火药改变世界,再到世界发展火药,火药经历了从最初的会着火的药,到当代能剧烈爆炸的炸药,不仅内质不断变化,而且能力不断增强。

人类较之于其他动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缜密思考和制造工具。就拿火药来说,如果发明火药是无意之举,那么制造炸药则是有意而为,而当今研制威力更大的炸弹,则更是有意的专门作为。

为什么要在炸弹、在武器研制上下功夫呢?因为世界发展不均衡,大国恃强凌弱,小国动荡不堪,世界格局不断变换。各国都知道,谁拥有最厉害的武器,谁就拥有最强的威慑力与话语权。于是,大国研制新型武器,以维护雄霸天下的强势;小国渴求新型武器,以拥有保境安民的能力。

鸦片战争时,中国清军大刀、长矛加火枪对阵英国洋枪洋炮。中国手工制造的黑火药在英国精工细制的机械化火药面前,如同水果刀对阵大砍刀,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没几个回合便以不堪一击之态败下阵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就是器不如人的一个明证。

甲午海战时,中国北洋舰队对阵日本海军,中国舰炮的命中率并不低,可是效果实在太差了,北洋舰队发射的炮弹,基本都是不带火药、靠力量洞穿敌舰的铁蛋,打到坚硬的日舰上,要么打个洞,要么砸个坑,几乎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而日舰就不同了,射中北洋军舰的弹头都是装填了苦味酸的烈性炸弹,于是战争胜负,立下即判,中国又一次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为中国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半个多世纪的灾难。这是器不如人的又一个实例。

古今中外,此类实例不胜枚举。于是,制造尖端武器、威力炸弹,就成为各国最大的渴求。

1945年,两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法西斯帝国日本,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犯下的侵略罪孽,终于引来了美国当时的终极炸弹——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据统计,爆炸当日,广岛死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有4.8万幢全被毁坏,2.2万幢严重毁坏;长崎全城27万人,死亡6万余人。这是至今使用单枚炸弹创下的最高纪录。这些统计数字,还不包括其后几十年中,因为炸弹辐射带来的后续死亡和致疾统计。

人类的终极杀器——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开启了火药武器的新时代——原子炸弹时代。

时间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是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法西斯帝国,它们靠着强有力的军工支撑,在战场上使用苦味酸、硝化甘油等炸药,及至后来使用TNT烈性炸药。对比于德意日法西斯帝国,其他国家当时大多使用的仍是黑火药,只有部分使用了硝化棉炸药的“新式”炮弹,而这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比拼,所以法西斯帝国曾经一度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为了打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世界各国纷纷研制新型武器,以求克敌制胜。

美国率先启动了“曼哈顿计划”,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应用于实战。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声巨响,证明了原子弹的威力。

简单来讲,原子弹的主要结构分两部分:裂变材料(核炸药)与高效火药(化学炸药)。首先通过雷管将火药引爆,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与冲击波压缩核裂变材料,使其密度增大迅速达到超临界状态,从而引发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原子弹爆炸后的杀伤力,不再是传统火药的引发大火和爆裂炸碎,而是以光和热辐射、冲击波以及原子射线的强劲穿透力杀死生命细胞,达到杀伤的目的。

传统火药在原子弹爆炸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之功,这让火药在原子能时代有了新的内涵与使命。

然而,原子弹毕竟是杀人武器,而且其杀伤力和残忍度远比黑火药大得多。所以,禁止使用原子弹,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建立和维持新秩序中必须遵守的共同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