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水韵美——郑州北龙湖湿地

9 城北水韵美——郑州北龙湖湿地

推介语

翠柳依依,芳草连天水灵碧;

白云悠悠,清风拂面吹凉意。

菖蒲荷花,亭亭净植如美人玉立;

粉黛乱子,纤纤连绵似柔波软锦。

此佳处,便为郑州北龙湖湿地,是城中之“海”,令人流连忘返。

在缺水的郑州,为何能有面积如此之大的水域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北龙湖湿地,探寻这美景背后的秘密吧!

图9-1 北龙湖湿地

学习目标

● 观察北龙湖地理位置图,说出北龙湖湿地的选址原因。

● 绘制北龙湖水系图,说明北龙湖湿地与城市防洪体系之间的关系。

● 利用整体性原理,说明北龙湖湿地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区域资源—课程标准双向对照表

(续表)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实施

任务1

识别北龙湖湿地的主要植物。

【资源】

北龙湖湿地体验区。

【情境】

芦花飘香

这里有《诗经》中吟唱的美丽植物:“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有宽广辽阔的湖面,碧波荡漾,云影徘徊,天蓝水绿,相映成趣。这就是北龙湖湿地公园,郑州近两年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活动】

来到北龙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满目的绿(见图9-1),柳树、芦苇、荷花……查阅资料、实地探访,识别北龙湖湿地中的主要植物。

1.说出北龙湖湿地中的主要植物,说明他们所属的种类(陆生植物或水生植物)。

2.结合植物特征和习性,说明此地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阅读

常见的水生植物

能够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因水中光线弱,氧气少,为适应这种弱光、缺氧的环境条件,大部分水生植物的叶片比较大,水中的叶片常为带状或丝状,这有利于增加对光照、氧气和无机盐类的吸收。水生植物还大多具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比如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它们彼此相连、贯穿,形成了输送气体的通道,能适应缺乏氧气的污泥环境,同时还能增加浮力,维持平衡。

水生植物一般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五大类。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在淡水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水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任务2

分析北龙湖湿地的位置及选址原因。

【资源】

北龙湖湖区。

【情境】

因地制宜

北龙湖面积达到5.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米,最大水深7米,最宽处有数百米,蓄水量达2200万立方米。虽然其面积略小于杭州西湖,但蓄水量是西湖的两倍。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缺水的郑州修建面积如此之大的人工湖?这样做会不会既破坏耕地资源,又造成水资源浪费呢?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正是规划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

【活动】

北龙湖湿地所在区域地势低洼,常年积水,遍地沼泽,早期存在大量的鱼塘。这里地下水水位高,下挖一米即能见水。结合湖泊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示意图(图9-2),解释规划师选择在此修建人工湖的原因。

图9-2 湖泊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示意图

1.在地图软件中找到北龙湖湿地的位置。

2.结合图9-2,解释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3.分析规划师在此开挖人工湖、修建人工湿地的原因。

阅读

北龙湖湿地选址区域概况

1.地形地貌

北龙湖湖区位于黄河南岸,地势大体上呈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平坦开阔。北龙湖建设前,本区域分布着大量人工开挖的鱼塘,相连成片。除鱼塘之外,本区域还分布着许多用于灌溉或排涝的沟渠。

2.浅层地下水埋藏情况及补给类型

浅层地下水是由降雨入渗、灌溉入渗、山前侧渗、河道侧渗等多种补给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可恢复性的资源。在北龙湖建设前的天然状况下,此区域的浅层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入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灌溉入渗、鱼塘渗漏补给、河流的季节性补给以及微弱的南部侧向径流补给。此区域浅层地下水的排泄以蒸发和人工开采为主,这里地下水埋藏浅,蒸发强烈。鱼塘区、稻田区的浅井密度大,人工开采量较大,且具有季节性。

任务3

说明北龙湖湿地与城市防洪体系之间的关系。

【资源】

黄河、泵站、沉沙池、北龙湖湿地公园。

【情境】

碧波荡漾

北龙湖湖区水域的面积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站在湖边,欣赏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广阔湖面,我们不禁再次发出疑问:北龙湖的水量会不会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城市防洪来说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活动】

1.图9-3为郑州北龙湖不同季节水位示意图。以岸边护堤石头为参照物,北龙湖夏季水位低,冬季水位高,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角度解释原因。

图9-3 郑州北龙湖不同季节水位示意图

图9-4 郑州市局部生态水系示意图

2.在郑州市局部生态水系示意图上找到黄河,花园口泵站,一、二、三号沉沙池,东风干渠,魏河,北龙湖等地。绘制黄河引水北龙湖流程示意图。

3.解释泵站和沉沙池在引水过程中的作用。

阅读

北龙湖调蓄工程

郑州市的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普遍比较低,市域内的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的防洪标准均低于二十年一遇,再加上河道淤积严重,堤防残缺不全,违章建筑和阻水工程多,给郑州带来了很大的防洪压力。而位于郑州城市防洪体系中下游的北龙湖蓄水量大,具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将其纳入郑州城市防洪体系,可以减小郑州城市防洪压力,提高郑州城市防洪标准。

北龙湖调蓄工程可以美化环境、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抵御洪水,同时具备生态水利、景观水利、旅游、休闲、城市防洪、水资源、灌溉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北龙湖调蓄工程的规划建设既能够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还能够提高北龙湖周边规划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具有突出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境生态价值。

任务4

说明北龙湖湿地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资源】

北龙湖湿地。

【情境】

生机盎然

有了水,一切就有了生机。近年来,北龙湖湿地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珍贵的疣鼻天鹅落户郑州,除此之外,这里还拥有白骨顶鸡、白鹭、水鸭、夜鹭、鸳鸯等20多种野生禽类。

【活动】

图9-5 水循环示意图

1.实地考察,分别测量北龙湖湖滨及市区的温度、湿度,对比差异并说明原因。

2.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说明北龙湖的修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对区域气候产生的影响。

3.归纳说明北龙湖湿地的修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阅读

北龙湖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城市湿地公园更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特殊公园类型,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相比,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境生态价值更为突出。湿地具备储蓄水源、调蓄洪水的作用:冬季北龙湖水位较高,储蓄大量水资源以应对冬春缺水;夏季水位则较低,腾出库容,以应对夏、秋季暴雨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大面积的水域还能够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气候。除此之外,北龙湖湿地公园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公园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等近百种植物,疣鼻天鹅、白骨顶鸡、白鹭、水鸭、夜鹭、鸳鸯等20多种野生禽类栖息于此,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学习评价

任意选择一个城市湿地,实地探访、查阅资料,厘清它所参与的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并形成调研报告

本节教学实施评价要点

任务1

【活动】

1.主要植物有柳树、荷、莲、芦苇、荇菜等。柳树属于陆生植物,荷、莲、芦苇、荇菜等属于水生植物。

2.柳树喜光、喜湿、耐寒,是中生偏湿树种。柳树常生长在水边,一方面,因为柳树根部较短,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弱,靠近河边可以吸收水分与水中溶解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另一方面,由于柳树根系发达,能够扎到河床深处,固沙能力较强,能够保护堤岸,防止水土流失。

水生植物的叶片较大,可以适应弱光、缺氧的环境。另外,还有很多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例如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孔眼相连,彼此贯穿,成为通气管道,既能够输送氧气,又能够增加浮力,维持平衡。

任务2

【活动】

1.略。

2.湖泊水与地下水同属于陆地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补给的关系。当地下水水位较高,高于湖泊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湖泊水;当地下水水位较低,低于湖泊水水位时,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3.北龙湖湿地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北部,其主体部分位于北三环以北、龙湖内环西路以东、龙湖内环北路以南。北龙湖规划建设区域地势低洼,常年积水,遍地沼泽,早期存在大量的鱼塘。这里地下水水位高,下挖一米即能见水。郑东新区的规划师正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此开挖人工湖。

任务3

【活动】

1.流经郑州的河流分别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而北龙湖则位于郑州防洪体系的中下游。夏季北龙湖湖区水位下降,为即将到来的雨季腾空库容,为上游河道分洪泄洪做准备。冬季则利用再生水补足库容,湖泊水位上涨,蓄洪防旱。

2.黄河引水北龙湖流程示意图:

3.泵站:由于黄河郑州段为地上河,河道被约束在两侧大堤之间。引用黄河水必须利用提灌设备抽水至大堤之上,再利用地势差异实现自流。

沉沙池:黄河含沙量较大,通过沉沙池沉积可以大大减少河水的含沙量。

任务4

【活动】

1.与市区相比,夏季的北龙湖湖滨气温较低,湿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湖泊起到了降温增湿的作用。

2.北龙湖的修建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同时增加④-下渗、⑥-地下径流、⑧-蒸发等环节的水量。北龙湖修建后,通过降温增湿,调节了区域的小气候。

3.北龙湖湿地可以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为郑州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学习评价要点

1.能够结合课例内容,举一反三。

2.报告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材料充足,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