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2 丰田A341E机械变速器的检修

学习任务2 丰田A341E机械变速器的检修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 A341E机械变速器的组成和结构。

(2) A341E机械变速器各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

2. 技能目标

(1) 能够使用各种媒体查阅所需资料。

(2) 能够制定自动变速器的拆装计划和流程。

(3) 能根据维修手册安全规范地分解、组装A341E变速器,并能进行检查,记录结果。

【任务描述】

一辆丰田凌志LS400轿车,装有A341E自动变速器,车主将车开到4S店,说该车没有倒挡。需要对该自动变速器进行检修。

【相关知识】

一、 A341E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组成

1. A341E自动变速器的基本部件

A341E自动变速器的基本部件如图3-2-1所示。

85

图3-2-1A341E自动变速器基本部件的分解图

2. A341E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组成

A341E行星齿轮变速器分解图如图3-2-2所示。

86

图3-2-2A341E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分解图

A341E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简图如图3-2-3所示。

87

图3-2-3A341E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简图

1—超速行星排行星架;2—超速行星排行星轮;3—超速行星排齿圈;4—前行星排行星架;5—前行星排行星轮;6—后行星排行星架;7—后行星排行星轮;8—输出轴;9—后行星排齿圈;10—前、后行星排太阳轮;11—前行星排齿圈;12—中间轴;13—超速行星排太阳轮;14—输入轴

A341E自动变速器是典型的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由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挡执行元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由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前面一排为超速行星排,中间一排为前行星排,后面一排为后行星排,之所以这样命名是由于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是在三挡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沿用了三挡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的命名。输入轴与超速行星排的行星架相连,超速行星排的齿圈与中间轴相连,中间轴通过前进挡离合器或直接挡、倒挡离合器与前、后行星排相连。前、后行星排的结构特点是,共用一个太阳轮,前行星排的行星架与后行星排的齿圈相连并与输出轴相连。

3. 换挡执行元件

换挡执行元件包括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和三个单向离合器共十个元件。具体的功能见表3-2-1。

表3-2-1换挡执行元件的功能

88

1) 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功用是连接轴和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元件或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不同元件。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如图3-2-4所示,其主要元件是主、从动片和活塞。主动片通过外花键与离合器鼓配合,从动片通过内花键与花键毂配合,活塞用于将主、从动片压紧在一起。

89

图3-2-4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控制油道;2—回位弹簧;3—活塞;4—离合器毂;5—主动片;6—卡环;7—压盘;8—从动片;9—花键毂;10—弹簧座

当一定压力的ATF经控制油道进入活塞左面的液压缸时,液压作用力便克服弹簧力使活塞右移,将所有离合器片压紧,即离合器接合,与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相连的元件也被连接在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当控制阀将作用在离合器液压缸的油压撤除后,离合器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并将缸内的ATF从进油孔排出,使离合器分离,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可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为了快速泄油,保证离合器彻底分离,一般在液压缸中都有一个单向球阀,如图3-2-5所示。当ATF被撤除时,球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开阀座,开启辅助泄油通道,使ATF迅速泄放。

90

图3-2-5带单向球阀的离合器

1—单向球阀;2—液压缸;3—油封;4—辅助泄油通道;5—活塞

2) 制动器的组成与原理

制动器的功用是将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齿圈或行星架这三个元件之一与变速器壳体相连,使其被固定而不能转动。

制动器有片式和带式两种形式。片式制动器与离合器的结构和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离合器是通过连接作用而传递动力,而片式制动器是通过连接而起制动作用。下面介绍带式制动器。

带式制动器由制动带和控制油缸组成,如图3-2-6所示。制动带是内表面带有镀层的开口式环形钢带。制动带的一端支承在与变速器壳体固连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控制油缸的活塞杆相连。

制动带开口处的一端通过支柱支承于固定在变速器壳体的调整螺钉上,另一端支承于油缸活塞杆端部,活塞在回位弹簧和左腔油压作用下位于右极限位置,此时,制动带和制动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制动时,ATF进入活塞右腔,克服左腔油压和回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左移,制动带以固定支座为支点收紧。在制动力矩的作用下,制动鼓停止旋转,行星齿轮机构某元件被锁止。随着油压撤除,活塞逐渐回位,制动解除。

91

图3-2-6制动器的组成与原理

1—调整螺钉(固定支承端);2—制动带;3—制动鼓;4—油缸盖;5—活塞;6—回位弹簧;7—支柱

二、 A341E自动变速器各挡动力传动路线分析

在变速器各挡位时,换挡执行元件的动作情况见表3-2-2。

表3-2-2各挡位时换挡执行元件的动作情况

92

注:*—只能降挡不能升挡;

○—换挡元件工作或有发动机制动。

1. 各挡位动力传动路线

1) D位一挡

如图3-2-7所示,D位一挡时,C0、C1、F0、F2工作。C0和F0工作将超速行星排的太阳轮和行星架相连,此时超速行星排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输入轴的动力顺时针传到中间轴。C1工作将中间轴与前行星排齿圈相连,前行星排齿圈顺时针转动驱动前行星排行星轮,前行星排行星轮既顺时针自转又顺时针公转,前行星排行星轮顺时针公转则输出轴也顺时针转动,这是一条动力传动路线。由于前行星排行星轮顺时针自转,则前后行星排太阳轮逆时针转动,再驱动后行星排行星轮顺时针自转,此时后行星排行星轮在前后行星排太阳轮的作用下有逆时针公转的趋势,但由于F2的作用,使得后行星排行星架不动。这样顺时针转动的后行星排行星轮驱动齿圈顺时针转动,从输出轴也输出动力。这是第二条动力传动路线。

93

图3-2-7 D位一挡动力传动路线

2) D位二挡

如图3-2-8所示,D位二挡时,C0、C1、B2、F0、F1工作。C0和F0工作如前所述直接将动力传给中间轴。C1工作,动力顺时针传到前行星排齿圈,驱动前行星排行星轮顺时针转动,并使前后太阳轮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B2的作用,F1将防止前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即前后太阳轮不动。此时前行星排行星轮将带动行星架也顺时针转动,从输出轴输出动力。后行星排不参与动力的传动。

94

图3-2-8 D位二挡动力传动路线

3) D位三挡

如图3-2-9所示,D位三挡时,C0、C1、C2、B2、F0工作。C0和F0工作如前所述直接将动力传给中间轴。C1、C2工作将中间轴与前行星排的齿圈和太阳轮同时连接起来,前行星排成为刚性整体,动力直接传给前行星排行星架,从输出轴输出动力。此挡为直接挡。

95

图3-2-9D位三挡动力传动路线

4) D位四挡

如图3-2-10所示,D位四挡时,C1、C2、B0、B2工作。B0工作,将超速行星排太阳轮固定。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带动超速行星排行星架顺时针转动,并驱动行星轮及齿圈都顺时针转动,此时的传动比小于1。C1、C2工作使得前后行星排的工作同D3挡,即处于直接挡。所以整个机构以超速挡传递动力。

96

图3-2-10 D位四挡动力传动路线

5) 2位一挡

2位一挡的工作与D位一挡的相同。

6) 2位二挡

如图3-2-11所示,2位二挡时,C0、C1、B1、B2、F0、F1工作。动力传动路线与D位二挡时相同。区别只是由于B1的工作,使得二位二挡有发动机制动,而D位二挡没有。此挡为发动机高速制动挡。

97

图3-2-11 2位二挡动力传动路线

发动机制动是指利用发动机怠速时的较低转速以及变速器的较低挡位来使较快的车辆减速。D位二挡时,如果驾驶员抬起加速踏板,发动机进入怠速工况,而汽车在原有的惯性作用下仍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此时,驱动车轮将通过变速器的输出轴有反向带动行星齿轮机构运转的趋势,使前后太阳轮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F1不起作用,使得反传的动力不能到达发动机,无法利用发动机进行制动。而在2位二挡时,B1工作使得前后太阳轮固定,既不能逆时针转动也不能顺时针转动,这样反传的动力就可以传到发动机,所以有发动机制动。

7) 2位三挡

2位三挡的工作与D位三挡的相同。

8)L位一挡

如图3-2-12所示,L位一挡时,C0、C1、B3、F0、F2工作。动力传动路线与D位一挡时相同。区别只是由于B3的工作,使后行星排行星架固定,有发动机制动,原因同前所述。此挡为发动机低速制动挡。

98

图3-2-12 L位一挡动力传动路线

9)L位二挡

L位二挡的工作与二位二挡的相同。

10) R位(倒挡)

如图3-2-13所示,倒挡时,C0、C2、B3、F0工作。C0和F0工作如前所述直接将动力传给中间轴。C2工作将动力传给前后行星排太阳轮。由于B3工作,将后行星排行星架固定,使得行星轮仅相当于一个惰轮。前后行星排太阳轮顺时针转动驱动后行星排行星架逆时针转动,进而驱动后行星排齿圈也逆时针转动,从输出轴逆时针输出动力。

99

图3-2-13 R位动力传动路线

11) P位(驻车挡)

选挡杆置于P位时,一般自动变速器都是通过驻车锁止机构将变速器输出轴锁止,从而实现驻车。如图3-2-14所示,驻车锁止机构由输出轴外齿圈、锁止棘爪、锁止凸轮等组成。锁止棘爪与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枢轴相连。当选挡杆处于P位时,与选挡杆相连的手动阀通过锁止凸轮将锁止棘爪推向输出轴外齿圈,并嵌入齿中,使变速器输出轴与壳体相连而无法转动,如图3-2-14(b)所示。当选挡杆处于其他位置时,锁止凸轮退回,锁止棘爪在回位弹簧的作用离开输出轴外齿圈,锁止撤销,如图3-2-14(a)所示。

100

图3-2-14驻车锁止机构

1—输出轴外齿圈;2—输出轴;3—锁止棘爪;4—锁止凸轮

2. 几点说明

通过分析各挡位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及各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如果C1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没有前进挡,即将选挡杆置于D位、2位或L位时,车辆都无法起步行驶。但对倒挡没有影响。

(2) 如果C2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没有三挡,倒挡也将没有。

(3) 如果B2或F1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没有D位二挡,但对于2位二挡没有影响。

(4) 如果B3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没有倒挡。

(5) 如果F0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三挡升四挡时会产生换挡冲击。这是由于三挡升四挡时,相当于由C0切换到B0,但C0、B0有可能同时不工作。此时负荷的作用将使超速行星排的齿圈不动,如果没有F0,在行星架的驱动下太阳轮将顺时针超速转动,当B0工作时产生换挡冲击。

(6) 如果F2出现故障,则自动变速器没有D位一挡和2位一挡,但对于L位一挡没有影响。

(7) 换挡时,单向离合器是自动参与工作的,所以只考虑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即可。D位一挡升D位二挡是B2工作,D位二挡升D位三挡是C2工作,D位三挡和D位四挡互换,相当于C0和B0互换。

(8) 如果某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上有单向离合器工作,则该挡位没有发动机制动。

【任务实施】

一、 设备、工具

(1) A341E自动变速器、拆装翻转架或工作台。

(2) 拆装专用工具SST、常用拆装工具、厚薄规、带磁力座的百分表、游标卡尺。

(3) 维修手册、工作记录表、评分表。

二、 实施步骤

1. 自动变速器基本部件拆卸

(1) 清洁自动变速器外部。

(2) 拆除所有安装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的零部件,如加油管、空挡启动开关、车速传感器、输入轴传感器等。

(3) 从自动变速器前方取下液力变矩器。

(4) 松开紧固螺栓,拆下自动变速器前端的液力变矩器壳。

(5) 拆除输出轴凸缘和自动变速器后端壳,从输出轴上拆下车速传感器的转子。

(6) 将变速器安装到变速器翻转架上,如图3-2-15所示。

(7) 拆下油底壳,拆下十九只油底壳连接螺栓后,用维修专用工具的刃部插入变速器与油底壳之间,切开所涂密封胶,小心不要损坏油底壳凸缘。

101

图3-2-15将变速器安装到变速器翻转架上

注意:此步不要翻转变速器,否则油底壳底部的脏物有可能污染阀体。

(8) 检查油底壳中的颗粒,拆下磁铁,观察其收集的金属颗粒:若是钢(磁性)性材料,则说明轴承、齿轮和离合器钢片存在磨损;若是黄铜(非磁性)材料,则说明是衬套磨损。

(9) 翻转变速器,拆下连接在阀板上的所有线束插头。

(10) 拆下四个电磁阀,拆下与节气门阀连接的节气门拉索。

(11) 用螺丝刀把液压油管小心撬起并取下。

(12) 松开进油滤网与阀板之间的固定螺栓,从阀板上拆下进油滤清器。

(13) 拆下阀体与自动变速器壳体之间的连接螺栓,取下阀板总成。

(14) 取出自动变速器壳体油道中的止回阀和弹簧。

(15) 取出自动变速器壳体油道中的B2、C2、B0和C0蓄压器活塞,方法是:用手指按住蓄压器活塞,从蓄压器活塞周围相应的油孔中吹入压缩空气,如图3-2-16所示,拆下蓄压器活塞和弹簧。

(16) 拆下手控阀拉杆和停车闭锁爪,必要时也可卸下手控阀操纵轴。

(17) 拆卸油泵总成。方法是:拆下七个油泵固定螺栓,用专用工具拉出油泵总成,如图3-2-17所示。

102

图3-2-16拆下蓄压器活塞和弹簧

103

图3-2-17用专用工具拉出油泵总成

2. 分解、检查行星齿轮变速器

根据表3-2-3进行分解、检查行星齿轮变速器。

表3-2-3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分解、检查

104

105

106

3. 零部件的分解、检查和装配

1) 二挡滑行制动器B1

二挡滑行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18所示。

107

图3-2-18二挡滑行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

1,4,12—E形圈;2—销;3—制动带;5,7—弹簧;6—隔圈;

8—O形圈;9—活塞杆;10—油封圈;11—活塞;13—卡环;14—罩盖

检查二挡滑行制动器B1的制动带。检查制动带表面是否有沟槽、是否有衬片剥落或松动,是否印刷号码部分磨损。如果有,则应更换。

根据需要分解、装配二挡滑行制动器活塞组件。

2) 超速行星排、超速挡离合器C0和超速挡单向离合器F0

超速行星排、超速挡离合器和超速挡单向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19所示。

108

图3-2-19超速行星排、超速挡离合器和超速挡单向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

1—超速挡离合器鼓;2—超速挡离合器活塞;3—O形圈;4—活塞回位弹簧;5,9,10,21—弹性挡圈;6—离合器片;7—压盘;8—法兰;11—隔离片;12—单向离合器内圈;13—超速挡单向离合器;14—单向离合器外圈;15—止推垫圈;16—超速挡行星齿轮;17—轴承;18—轴承圈;19—超速挡行星齿圈;20—齿圈法兰

(1) 分解。

① 检查单向离合器工作情况。握住超速挡离合器鼓转动输入轴,输入轴应顺时针方向转动自如而逆时针方向锁止。

② 从超速行星排上拆下超速挡离合器总成。

③ 检查超速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将油泵放到变矩器上,然后将超速挡离合器总成放到油泵上。用SST和百分表测量超速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如图3-2-20所示,充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4~8kg/cm2。活塞标准行程为1.45~1.70mm,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应检查离合器片。

109

图3-2-20测量超速挡离合器活塞行程

④ 分解离合器片。从超速挡离合器鼓上拆下卡环,然后拆下压盘和离合器主、从动片各两个。

⑤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如图3-2-21所示,用SST压缩回位弹簧并拆下卡环,拆下回位弹簧。

110

图3-2-21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⑥ 拆下超速挡离合器活塞。将油泵放到变矩器上,然后将超速挡离合器放到油泵上。如图3-2-22所示,用手握住超速挡离合器活塞,向油缸充入压缩空气以拆下超速挡离合器活塞。

111

图3-2-22拆下超速挡离合器活塞

⑦ 拆下齿圈法兰。拆下齿圈法兰外侧的卡环,然后取下齿圈法兰。

⑧ 拆下单向离合器。拆下单向离合器外侧的卡环,然后取下隔离片、单向离合器和止推垫圈,如图3-2-23所示。

112

图3-2-23拆下单向离合器

1—隔离片;2—单向离合器;3—止推垫圈

(2)  检查。

① 检查离合器片。检查离合器主从动片和压盘是否磨损或烧坏。必要时要更换。

注意:如果离合器片的摩擦材料剥落、松动,或印刷号码部分磨损,应更换全部离合器片。装配新离合器片前要将其浸入ATF至少15min。

② 检查超速挡离合器活塞。摇动活塞时,单向球阀应松动。充入低压压缩空气时球阀不应泄漏。

③ 检查超速挡离合器回位弹簧。用游标卡尺检查包括弹簧座在内的弹簧自由长度,标准长度为15.8mm。

④ 检查超速挡离合器鼓衬套。如图3-2-24所示,用百分表测量离合器鼓衬套内径。最大内径为27.11mm,如果内径超过最大值,应更换离合器鼓。

113

图3-2-24检查超速挡离合器鼓衬套

⑤ 检查超速行星排行星齿轮衬套。用百分表测量行星齿轮衬套内径,应不大于11.27mm,否则应更换行星齿轮总成。

⑥ 测量行星齿轮止推间隙。如图3-2-25所示,用厚薄规测量行星齿轮的止推间隙。标准间隙应为0.2~0.6mm,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0mm,否则应更换行星齿轮总成。

114

图3-2-25测量行星齿轮止推间隙

(3) 装配。

按照超速行星排、超速挡离合器和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分解的相反步骤进行装配。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单向离合器不能装反。

② 所有O形圈应换新件并涂抹ATF。

③ 装配后应再次检查超速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单向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3) 超速挡制动器B0

超速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26所示。

(1) 分解。

① 检查超速挡制动器活塞的运动。如图3-2-27所示,将超速挡制动器支架放到制动器总成上,向油道内充入压缩空气,检查超速挡制动器活塞的动作是否平稳。

115

图3-2-26超速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

1,6—弹性挡圈;2,5—法兰;3—压盘;4—制动器片;7—活塞回位弹簧;8—O形圈;9—超速挡制动器活塞;10—超速挡制动器支架;11—止推垫圈;12—油封圈

116

图3-2-27检查超速挡制动器活塞的运动

② 从超速挡制动器支架取下离合器鼓止推垫圈和油封圈。

③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如图3-2-28所示,将SST放到弹簧座上并压缩回位弹簧,拆下弹簧挡圈,取下回位弹簧。

117

图3-2-28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④ 拆下超速挡制动器活塞。将超速挡制动器支架放到制动器总成上,用手握住超速挡制动器活塞,向油道内充入压缩空气拆下超速挡制动器活塞。

(2) 检查。

① 检查离合器片。检查离合器主从动片和压盘是否磨损或烧坏。必要时要更换。

② 检查超速挡制动器活塞回位弹簧。用游标卡尺检查包括弹簧座在内的弹簧自由长度,标准长度为17.23mm。

(3) 装配。

① 安装油封圈。将超速挡制动器支架的两个油封圈涂上ATF,安装到超速挡制动器支架上。

② 安装超速挡制动器活塞。将两个新O形圈环涂上ATF,安装到超速挡制动器活塞上,然后将活塞用手压入超速挡制动器支架。

③ 安装活塞回位弹簧。安装活塞回位弹簧,并用SST将回位弹簧压缩,装上卡环。

注意:卡环的开口要与超速挡制动器支架的缺口错开。

④ 安装离合器鼓止推垫圈,并检查超速挡制动器活塞的运动情况。

4) 直接挡离合器C2

直接挡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29所示。

118

图3-2-29直接挡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

1—直接挡离合器;2—直接挡离合器活塞;3—O形圈;4—活塞回位弹簧;5—油封圈;6—离合器片;7—压盘;8—法兰;9—弹性挡圈

119

图3-2-30测量直接挡离合器活塞行程

(1) 分解。

① 检查直接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将直接挡离合器总成放到超速挡制动器支架上,使用SST和百分表,充入4~8 km/cm2的压缩空气,测量直接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如图3-2-30所示。活塞行程为1.37~1.60mm,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应检查离合器片。

② 拆下压盘和离合器片。先拆下卡环,然后拆下压盘和离合器主、从动片各四个。

③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使用SST拆下回位弹簧的卡环,然后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④ 拆下直接挡离合器活塞。将直接挡离合器鼓放到超速挡制动器支架上,用手握住直接挡离合器活塞,充入压缩空气以拆下活塞。

(2) 检查。

直接挡离合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与前述的超速挡离合器的相同。

① 检查弹簧座在内的活塞回位弹簧自由长度,标准自由长度为24.35mm。

② 检查直接挡离合器活塞。

③ 检查压盘和离合器片。

④ 检查离合器衬套内径,最大内径为53.97mm。

(3) 装配。

按照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注意事项同超速挡离合器,最后要测量直接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应为1.37~1.60mm。如果不符合标准,首先检查是否为装配不正确;然后还不能解决问题,应选择、更换其他的压盘。不同厚度的压盘见表3-2-4。

表3-2-4直接挡离合器压盘的厚度

120

5) 前进挡离合器C1

前进挡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31所示。

121

图3-2-31前进挡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

1,7—油封圈;2—轴承;3—前进挡离合器;4—前进挡离合器活塞;5—O形圈;6—活塞回位弹簧;8—压盘;9—离合器片;10—法兰;11—弹性挡圈

(1) 分解。

① 检查前进挡离合器的间隙。将超速挡制动器支架放到合适的工作台上,再将前进挡离合器放到超速挡制动器支架上。用SST和百分表,通过充入压缩空气4~8kg/cm2来检查前进挡离合器的间隙。标准间隙为0.70~1.00mm,如果间隙不符合标准,则应检查离合器片。

② 拆下压盘和离合器片。

③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④ 拆下活塞。

提示:①、②、③三步骤的具体方法同前述的超速挡离合器。

(2) 检查。

前进挡离合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与前述的超速挡离合器的相同。

① 检查压盘和离合器片。

② 检查直接挡离合器活塞。

③ 检查离合器鼓衬套内径,最大内径为24.08mm。

(3) 装配。

按照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注意事项同超速挡离合器,最后要测量前进挡离合器活塞行程,应为0.70~1.00mm。如果不符合标准,首先检查是否为装配不正确;然后还不能解决问题,应选择、更换其他的压盘。不同厚度的压盘见表3-2-5。

表3-2-5前进挡离合器压盘的厚度

122

6) 前排行星齿轮机构和1号单向离合器F1

前排行星齿轮机构和1号单向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32所示。

123

图3-2-32前排行星齿轮机构和1号单向离合器的零件分解图

1,5,7—轴承圈;2,8—轴承;3—前行星齿圈;4—轴承和轴承组件;6—前行星齿轮;9,12—弹性挡圈;10—太阳齿轮;11—太阳齿轮输入转鼓;13—止推垫圈;14—1号单向离合器和二挡制动器鼓;15—油封圈

(1) 分解。

① 检查1号单向离合器的工作情况。握住太阳轮并转动二挡制动器鼓。二挡制动器鼓应顺时针方向转动自如而逆时针方向锁止。

② 拆下油封、单向离合器和止推垫圈。

③ 从太阳轮上拆下太阳轮输入转鼓。用木块作工作台,用SST拆下卡环,然后拆下太阳轮输入转鼓。

(2) 检查。

① 检查前排齿圈。用百分表测量齿圈衬套内径。最大内径为24.08mm,如果内径超过最大值,应该更换齿圈。

② 测量行星齿轮止推间隙。用厚薄规测量行星齿轮止推间隙,标准间隙为0.2~0.6mm,最大间隙1.0mm,如果间隙超过最大值应更换行星齿轮总成。

124

图3-2-33安装1号单向离合器

③ 检查太阳轮衬套。用百分表测量太阳轮衬套内径。最大内径为27.08mm,如果内径超过最大值,应更换太阳轮。

(3) 装配。

按前排行星齿轮机构和1号单向离合器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不要将1号单向离合器装反。应按如图3-2-33所示的方向装配。

② 所有油封应换新并涂抹ATF。

7) 二挡制动器B2

二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34所示。

125

图3-2-34二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

1,7—弹性挡圈;2—法兰;3—压盘;4—制动器片;5—活塞衬套;6—止推垫圈;8—弹簧隔圈;9—活塞回位弹簧;10—二挡制动器活塞;11—O形圈;12—二挡制动器鼓

(1) 分解。

126

图3-2-35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① 检查二挡制动器活塞运动。向二挡制动器鼓充入压缩空气,检查二挡制动器活塞运动是否平稳。

②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如图3-2-35所示,将SST放到弹簧隔圈上并用夹具压缩回位弹簧,拆下卡环,然后拆下回位弹簧隔圈和弹簧。

③ 拆下二挡制动器活塞。用手握住二挡制动器活塞,并向二挡制动器鼓充入压缩空气,以拆下二挡制动器活塞。

(2) 检查。

① 检查压盘和制动器片。方法同前述的离合器压盘和离合器片的检查。

② 检查活塞回位弹簧。用游标卡尺测量包括弹簧座在内的弹簧的自由长度,标准长度应为19.64mm。

(3) 装配。

按照二挡制动器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

8) 后排行星齿轮机构、2号单向离合器F2和输出轴

后排行星齿轮机构、2号单向离合器和输出轴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36所示。

(1) 分解。

127

图3-2-36后排行星齿轮机构、2号单向离合器和输出轴的零件分解图

1—单向离合器内环;2,11—弹性挡圈;3—2号单向离合器;4—2号止推垫圈;5—后行星齿轮;6—1号止推垫圈;7—太阳齿轮;8—轴承和轴承圈组件;9—后行星齿圈;10—齿圈法兰;12—输出轴;13—油封圈

① 从后排行星齿轮总成上拆下输出轴。

② 从后排行星齿轮机构上拆下行星齿轮架总成。

③ 检查2号单向离合器的工作情况。握住行星齿轮并转动单向离合器内圈。单向离合器应逆时针转动自如而顺时针方向锁止。

④ 拆下单向离合器。

⑤ 拆下齿圈法兰。

(2) 检查。

用厚薄规测量行星齿轮的止推间隙。标准间隙应为0.2~0.6mm,最大间隙为1.0mm,如果超过最大间隙应更换后排行星齿轮总成。

(3) 装配。

按照后排行星齿轮机构、2号单向离合器和输出轴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2号单向离合器不能装反,确保单向离合器的导向器的开口端向上,如图3-2-37所示。

128

图3-2-37 2号单向离合器的安装

1—开口端;2—导向;3—隔圈

② 安装前,油封应涂抹ATF,轴承应涂抹润滑脂。

9) 低、倒挡制动器B3

低、倒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如图3-2-38所示。

(1) 分解。

① 检查低、倒挡制动器的活塞运动情况。向变速器壳体充入压缩空气以检查低、倒挡制动器的活塞运动是否平稳。

② 拆下活塞回位弹簧。使用SST压缩活塞回位弹簧,拆下卡环然后拆下活塞回位弹簧。

③ 拆下2号制动器活塞。用手握住2号制动器活塞,向变速器壳体充入压缩空气以拆下2号制动器活塞。

129

图3-2-38低、倒挡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

1,6—弹性挡圈;2—制动器片;3—压盘;4—法兰;5—轴承;7—活塞回位弹簧;8—2号制动器活塞;9—回位滑套;10—1号制动器活塞;11—O形圈;12—变速器壳体

(2) 检查。

① 检查压盘和制动器片。方法与离合器的检查相同。

② 检查活塞回位弹簧。检查包括弹簧座在内的活塞回位弹簧的自由长度,标准长度应为12.9mm。

(3) 装配。

按照低、倒挡制动器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

三、 评价与反馈 

完成评价反馈表,见表3-2-6。

表3-2-6评价反馈表

130

【复习题】

(1) 四挡辛普森自动变速器处于D位三挡时,需要C0、C1、C2、B2、F0工作。但在此挡时B2实际上不参与工作,那为什么还要让B2工作呢?

(2) 某车采用四挡辛普森自动变速器,由于B3损坏而造成无倒挡,经拆检修复后,反而出现D位和2位均无动力输出。请分析故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