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简介
《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这本书是由创作的,《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共有10章节
1
作者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
1986年我首次接到邀请,去哈佛大学举办赖绍华讲座,内容是有关东亚作为一个整体的、题材广泛的四次公开讲演;要构想一个同样可以适用于中国、高丽和日本的主题,这对我...
2
序 言
1941年秋,我得到哥伦比亚大学一笔访问奖学金来哈佛大学,当时我非常有幸能成为赖绍华 (1) 基础日语和东亚史(他的自传现在是这样写的,但当时是给远东系开的)课...
3
第一章 古典的遗惠
“太初有道” (2) ,我们所知道中国文明黎明时最初的道是与神明同在的 (3) ,向祖先神所发出的问题记载在商代的卜骨上。从这些刻辞中,我们得知商代中国的统治阶...
4
第二章 佛教时代
从纯粹中国历史的视角来看,佛教是在一个政治和军事的混乱时期渗入中国的,这是桩很有意义的事。当时传统的制度是最无力设置其文化防御的,一些观察者会把那时候的中国人看...
5
第三章 新儒家阶段
在赖绍华第一篇主要的学术贡献中,他研究了9世纪佛教僧人园仁 (2) 到中国求法,并描述园仁是那一个时代末叶“最后的伟大人物之一”,——那个时代曾经看到了中国文明...
6
第四章 东亚的近代转化
如果关于东亚的近代化能够确有把握谈些什么东西的话,那便是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看法一直是在不断改变着的。前言中,我提到了几十年之前的习惯看法,即中国的近代始于1840...
7
第五章 后儒家时代
在本世纪上半叶,西方人所称的“远东”,对于那些除了地理上相邻近而外还有着某些共同的儒家文化和使用中国书写体系的民族来说,更以“东亚”一名而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第二...
8
第六章 东亚与西方:互相追赶
除非双方都同等地而又深深地介入,东亚和西方之间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对话的;但是就西方之愿望理解东亚人而言,迄今为止它那全部的努力都还不曾与东亚人的努力相埒。目前提...
9
索引
(数字指原书页码) Academies(shu⁃yüan),91,112 书院 Analects,2,4,5,6,35,48,52 《论语》 Authorita...
10
译后记
本书作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 )是当代美国研究远东思想史的权威学者;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